不單單是陳夜羽吃驚,就連今天剛統計完數據的莫芳菲,心裏也有些不敢相信。
陳夜羽創立的吃了麼外賣平台的訂單抽成是15%,而食堂裏的大部分飯菜單價都在10元上下。
也就是每完成一筆訂單,吃了麼平台就可以賺取1.5元左右的抽成。
江大每個年級約有5000人,大一到大四四個年級就是20000人,加上在讀的研究生,合計約莫有25000人左右。
根據後台數據顯示,已經有將近五分之一的在校學生,每天在使用吃了麼進行外賣訂餐。
拋開早餐不算,光中餐和午餐,每天就有10000單左右的消費。
折算下來就是15000元的毛利!
由於事先料想到食堂窗口會在外賣價格上加價,所以陳夜羽在合同裏明確規定過不能加價太大。
這一決策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優惠券的補貼成本。
並且學校的餐飲配送比社會上要簡單很多,取餐點就那麼三個食堂,送餐點也就那麼幾棟挨在一起的宿舍樓。
有時候取一次餐,就可以把一整棟宿舍樓的訂單全部配送完畢了。
所以即便配送費的單價開的比較低,仍舊有許多學生願意從事兼職外賣員。
在一些學生的思想裏,反正平時也都要幫宿舍的兒子們帶飯,當個兼職外賣員還能順帶賺兩包煙錢,何樂而不為呢?
而這樣的想法,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吃了麼外賣平台的使用和普及。
因為為了補償取餐的舍友爸爸,即便使用了優惠券後,飯菜的價格仍舊比直接去食堂吃要稍微貴一丟丟,這些學生還是選擇了在吃了麼平台上下單。
所以除去低廉的配送費,以及大大節省的優惠券補貼成本後,陳夜羽每天的淨利潤仍然可以達到5000元以上。
這個收入,已經比漢市絕大多數打人工的月薪還要高了。
而且這還隻是江大一個學校,每天5000人的使用體量下得來的利潤。
如果江大的使用人數達到10000人,甚至15000人呢?
如果布局的院校擴大到5所,10所,甚至100所呢?
雖然這些設想聽起來似乎有些遙遠,但陳夜羽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宣傳的深入,用戶粘性的增加,這些目標一定都會被逐一踩在腳下。
在後台候場的陳夜羽,看著一身晚禮服裝扮的莫芳菲問道:
“是不是讚助了此次十佳歌手的讚助商,你們主持人待會都要念一遍品牌方的名字作為宣傳?”
“嗯,對的。”
莫芳菲笑著點了點頭,“你是想利用這次十佳歌手大賽,順帶再宣傳一下吃了麼平台吧?”
跟聰明人聊天就是省事,陳夜羽打了個響指,“沒錯!”
“可惜讚助環節在那天我給夏校長彙報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莫芳菲有點可惜的說道。
“結束了也可以再加嘛,誰會嫌棄錢多,你說是不是?”
莫芳菲驚詫的看著他,“可是現在加也來不及彙款呀?”
陳夜羽朝她擠了擠眼,“先上車再補票嘛!反正你既是籌集讚助的負責人,又是今天活動的主持人,開個綠色通道應該難不住你吧?”
“這......好像有點不合規矩吧?”
見莫芳菲還有些猶豫,陳夜羽笑著提醒道:“別忘了,你可還是咱們吃了麼平台的員工加股東,平台做大了,你的分成隻多不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