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悅看完辛榮等人的奶茶店出海計劃,沒有太大問題,他們就去歐洲進行市場調研了。
韋豔玲則是跟進奇文咖啡的收購計劃。
過年的時候,她回韋家,就問了張瑩瑩關於張文奇咖啡店的事情。
張瑩瑩一愣,問道:“你怎麼想起問文奇的咖啡店了?”
韋豔玲也沒有隱瞞,直接說道:“我們悅色奶茶想要入駐歐洲,隻是歐洲人跟咱們華夏不管的茶還是飲品需求都有比較大的差異,所以我們想著在歐洲本土化的同時,可以出一些咖啡相關的產品。正好我想到了張文奇,想要問問奇文咖啡店怎麼樣,我們可以收購,到時候咖啡產品有了,我們歐洲的負責人也有了。”
一開始韋豔玲其實是抱著看張文奇笑話的態度的,但是江悅卻覺得張文奇可以作為歐洲的負責人,這樣不僅收購好談,而且她在家裏也有個交代。
本來她是不願意的,但是江悅摟著她肩膀說道:“你想想啊,如果他答應了,你就是張文奇的頂頭上司了,這不比隻是收購他的店鋪好啊,你可以在職位上拿捏他,一直持續地找他的麻煩,讓這小子也嚐嚐社會的毒打!也嚐嚐什麼叫做職場危機!”
韋豔玲這麼一聽,嘿,你別說,你還真別說,這還真的可以有。
雖然吧,自己光明磊落,不至於這麼欺負人,但是想想就挺爽的,小懲一下還是可以的。
聽她這麼一說,張瑩瑩愣住了,隨即仔細看了看韋豔玲,發現她一點也不心虛,真的是想要張文奇做歐洲負責人。
張瑩瑩想了想,這樣其實也不錯,她弟能力有,隻是小打小鬧還可以,真要是做大事,眼光還有些欠缺。
這次說是運氣不好,其實就是眼光不行,不然不會賠的這麼慘。
悅陽實業最近兩三年風頭無力啊,三個年輕人真是大刀闊斧,在互聯網上開辟了一條新的成功模式,讓一些老家夥們嘖嘖稱奇。
從江悅的崛起之路上,大家都開始重視互聯網的影響力了。
而江悅做的幾個項目在她個人品牌的加持下就沒有不成功的。
小弟跟著江悅幹確實不錯,大方向有人把控,他的能力全部投入到店鋪運營和銷售上完全沒有問題。
至於張文奇願不願意,張瑩瑩覺得隻要跟他講明白利害,張文奇不會不同意的。
所以張瑩瑩就跟韋豔玲說了張文奇在歐洲幾家咖啡店現在的情況。
張文奇的咖啡店輸在定位上,他在歐洲的定位是中端客戶。
他的咖啡店都是手磨咖啡,咖啡豆的品質都是高級產品,但是因為品牌沒有起來,所以不受高端用戶認可,但是價格又比較高,低端用戶消費不起。
而這一次的經濟危機受害最大的就是中端人群,咖啡的客群沒有了,整個咖啡店就停擺了。
再加上他完全沒有察覺到金融危機,所以才進了一些原材料,想要降價走低端路線吧,賠錢,再加上他也不甘心,畢竟逼格掉了,想要在起來更難。
想要走高端吧,他的品牌根本達不到,騎虎難下,越拖情況越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