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敢肖想(1 / 2)

柳清嘉回到丞相府,直去書房。

她並不需要過多地關心那群土匪,溫玉和花裳去處理就夠了。

眼下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趕忙梳理這本書的內容結構,看的時候心裏含著氣,是跳著看的,很多情節一掃而過,不立馬記下來過個兩三天和煙似的散了個幹淨。

柳清嘉從筆架上取下一隻兔肩紫毫筆,展開幹淨的澄心堂紙,下筆如飛。

她按照書中重要的人物,以官位派別分好。

她和女主陳觀夏自幼長大關係甚篤,朝堂上隻有兩黨:保皇黨和中立黨。到了後期女皇陳珠和陳觀夏密謀暗害,朝堂上割裂為三類:保皇黨、柳黨和中立黨。

雖說後期柳清嘉被陷害的體無完膚,名聲比臭水溝裏的老鼠還差,但是靠著母親生前的好友和自己這麼多年提拔的上來的人,還是有一群死忠,足夠與保皇派和中立派分庭抗禮。

柳清嘉傳召了一位丫鬟詢問時日,確定她來的時間恰好是陳氏母女下定決心要除掉她的這日。

這日,陳珠召陳觀夏入兩儀殿,和她講述當年的事情。

大雍國的國姓本該姓柳,柳昭的柳。

當年打天下的時候,柳清嘉的母親柳昭最得人心,也最有謀略。在最後要功成之際,無奈舊疾西逝,她的父親鄧善也傷心欲絕沒幾日也跟著離世,留下才幾歲的柳清嘉一人。

陳珠是柳昭的好友,柳昭彌留之際當著所有追隨者的麵,將柳清嘉托付給她,並且把近在咫尺的皇位讓於陳珠。

時間易逝,這件事情眨眼過去十幾年,長大後柳清嘉的出色越來越讓陳珠猜忌,她擔心柳清嘉知道這些事之後心裏會埋下謀逆的種子。

而本書原主從始到終都不知道這些,到死也沒有明白是誰在害她。

柳清嘉放下紫毫筆,紙上字跡清雋瀟灑,羅列了書中發生過的事情。

她來這裏的任務就是讓原主不被炮灰掉,活到大結局。

柳清嘉目光放在一行字上,如果不出意外,明日上朝會說南方出現土地兼並謊報人口的問題,這件事情也是原主走下坡路的開始。

書中她派去查案的人裏有叛徒,那叛徒從中作梗,讓所有矛頭都指向柳清嘉。隱瞞人口和土地,這事往重了說可是謀反的大罪!就是十個腦袋也不夠掉。

因為前朝末年,覆滅前夕,大批地主鄉紳等謊報家中田畝和人口,明明家中人丁近千,良田萬頃,州簿上卻記載她們隻是幸福的四口之家,土地僅有太奶奶那輩傳下來的十畝田,背地裏則招兵買馬廣積糧,隻要有一個風吹草動,立刻揭竿起義。

書中那個背叛她的人,還是她一手提拔上來的,兩人關係不說親密無間,那也是朝中人人皆知的好友。沒想到表麵笑得多開心,背地裏冷刀子就戳得多狠。

柳清嘉又梳理了一遍劇情,確認大致都記得之後,把這張紙燒得幹幹淨淨。

“來人。”柳清嘉喊。

一位丫鬟垂首進來。

“備水,我要沐浴。”

丫鬟雙手展翅交叉於胸前,行禮:“是。”

柳清嘉站在銅鏡前,看著裏麵的臉,這張臉和原本的她有八分像,但是比她更精致更有神,溫潤如玉下生殺予奪的氣質也不是原來的她能夠比擬。

果然,成長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她像書中柳清嘉這麼大的時候還在高三天天埋頭苦讀,稍微睡不好就無精打采,但是人家已經揮斥方遒,成為大雍國宰相權臣。

柳清嘉挑眉,轉身跨進了灑滿花瓣的浴桶。

……

第二日,柳清嘉在丫鬟的服侍下身著紫色官服,佩金魚袋,手持象牙笏前去上朝。

在京九品以上的文武職事員,朔望日(初一、十五)皆要上朝。五品官每日都要參朝,稱為“常參官”;三品以上的武官,三日一朝,一月九朝,稱為“九參官”;五品以上的武官五日一朝,稱為“六參官”。

今日為望日,是大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