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還要辦一些交接手續,夏眠不用立刻二十四小時住在醫院。

但也得準備起來了,得把休息室仔細打掃一遍,畢竟是以後要長待的地方。

還得回家拿一套床上用品過來,降噪耳機和香薰精油都得帶上,高強度的工作如果不能保障睡眠的質量,那麼真的會在猝死的邊緣徘徊。

她還很年輕,還有無限可能的未來,所以她決不允許自己的健康被這一年的忙碌毀掉。

除了這些就是理清即將要麵對的工作的主次和輕重緩急,以及遇到突發情況的正確應對方式。

夏眠垂眸看著從師兄那兒拿來的秘籍,感覺自己接下來的工作跟當年在急診科差不多了,甚至比急診科還要忙碌瑣碎。

約等於變成一塊磚,哪裏需要往哪兒搬。

不但需要精進專業能力,還要熟悉並參與醫院、科室各個環節的運作流程。

專業上的事情她倒不是很怕,麻煩的還是關於與人交流溝通上的。

一個是要跟手術室的護士長一起製定手術室的排班表。

在他們醫院,每個科室都有自己對應的兩間手術室。

這兩間手術室都是優先做本科室的手術,本科室的手術做完了才能安排其他科室的手術。

每個主治及以上級別的醫生也都會有自己的“手術日”。

在屬於那個醫生的手術日,當天的正台,也就是第一台準時準點的手術一定是他的,後麵他想排多少台手術都可以。

其他非手術日的醫生想用這間手術室做手術就隻能“接台”,得等這位醫生做完他的手術後才能排隊做手術。

很多醫生都不喜歡“接台”,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白天就算沒事也不能提前下班,必須在醫院裏等待,有時等到夜裏做手術都正常。

所以醫生們一旦碰上自己的手術日,都會盡量多做手術,如果體力好、手下的助手又多的話,一天安排十台都是正常的。

不過這種一般隻有醫院裏最德高望重的醫生才能幹的來,其他醫生手底下可沒那麼多的學生和助手。

因此,製定手術日安排表既然要根據病人情況,又要考慮醫生的資曆,以及醫生當天的工作安排。

總之就是要考慮的東西還挺多。

可醫院最多的就是變故,就是“計劃趕不上”,所以這個安排不合理的話,很容易引發同事間的矛盾,以及醫生和病患間的矛盾。

第二個就是安撫家屬情緒以及處理投訴了。

這個夏眠是真頭疼,來醫院這麼多年了也沒法適應。

她寧可一天N台手術也不願意去處理這些事宜,因為真的很要命。

來醫院的人絕大多數都因為自己的病情或自己親友的病情而情緒不穩定,所以交流溝通時很容易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或者很沒有必要的點而變得敏感、暴躁,非常容易鬧起來吵起來。

而且因為很多都是專業知識,醫生認為自己已經說得非常通俗好懂了,但有的病人和病人家屬還是會誤解和延伸。

當著麵的時候跟醫生說聽懂了,轉頭操作又照著錯誤的理解做,最後出現問題。

就比如手術前的禁食禁水。

有些病人家屬會覺得禁水的水是指純淨水白開水,然後選擇喝牛奶或者奶茶。

最後再來一句:你說不能喝水,但你沒說不能喝牛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