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任務需要再加一項。”
聞言,年輕人有些錯愕地看向麵前的博士。
他有點不明白,施行了好幾年的計劃,為什麼要在最後的實驗之前臨時增加任務。
博士並不關心對方的表情,他接著說道:
“這次是第二十一區的委托,內容發給你了,你看一下。”
年輕人在腦內通過AI掃了一眼任務內容,有些震驚,但很快調整好了思緒。
這個臨時加進來的任務,甚至比原定計劃更重要。
幾天後的實驗場內,年輕人正式告別導師和此時已身在外太空的博士,前去進行這場十年磨一劍的實驗,以及那個重要的任務。
……
—༺————༒————༻—
2110年4月25日,是地球科學技術協會成立二十周年。
廣場上,周年慶辦得格外別出心裁,有聲有色,引得大批的人群彙聚到城市的中心。
但也有人沒有加入這份熱鬧。
第二十一區,一個年輕的女孩從一間辦公室中走出,手中緊緊地捏著一份文件。
走出辦公室,女孩原本平靜的臉上,終於再也抑製不住地浮現出欣喜之色。
手中的文件是一份任命書,上麵有她的名字:許唯。從今天起,她正式成為了這裏的一名研究員。
簡單的白紙黑字,卻是實習三年才得到的,其間的努力與付出自不必說。
不過她也隻能笑這麼一小會兒了,因為她還要趕回去——加班。
天色已晚,這座城市幾乎在一瞬間就被點亮。
暖白的燈光映照著藍白灰色調的建築。入目是一座座摩天大樓,樓體卻像是舊工業時代的產物,沒有任何裝飾,沒有豔麗的粉刷。
簡潔,單調,卻又顯出一絲莫名的科技感。
許唯所在的,是一個世界性的科研組織——地球科學技術協會。而這裏,正是組織建立在太平洋上的基地:未來城。
21世紀晚期,世界發展不平衡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局勢動蕩不安,各種鴻溝的不斷加深使科技的發展陷入瓶頸。
為擺脫這一僵局,眾多科學界權威聯合其他各界人士,於2090年成立了地球科學技術協會。
通常簡稱為地球科技協會,再簡一點就是地協。
到了現今這個年代,地球科技協會已然是自然科學界的殿堂。
……
夜幕漸沉,外麵舉行的周年慶典很是熱鬧。許唯記錄完最後一組數據,準備離開實驗室。
這時,她的導師琳達·赫爾曼走了進來,神情嚴肅,步子邁得很急。
“赫爾曼博士,出什麼事了?”一旁的實驗助理見她這副如臨大敵的模樣,不禁緊張起來。
許唯也帶有一些疑惑地看向導師,等待著她的指示。
赫爾曼博士掃了助理一眼,皺了皺眉,似乎是不滿她大呼小叫,沒點心理素質。
不理會小助理,赫爾曼博士對許唯說:“出現新的病例了,馬上跟我去支援。”說完就馬不停蹄地走了。
“好的,老師。”許唯連忙答應道。
她也顧不得震驚,收拾好東西就趕去飛機場。
趕到時,導師和幾個師兄師姐已經在等她了。
他們的身後停著一艘地麵運載飛船。這種飛船不能進入太空,主要功能與飛機相似,但速度上可是快多了。
許唯看這刻不容緩的架勢,就知道這次的病例很不一般。
三年前,在新西蘭出現了一種奇異的疾病。一開始隻有一個人患病,病人神智日漸喪失,眼球變成灰色。住院八天後,他的大腦停止了運轉,腦部細胞都發生了變異。
但是在病變過程中,他的腦功能卻沒有喪失,隻是缺失了清醒的意識。
期間,該國頂級專家多次進行會診,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病因,自然也想不出治療方法。
這種前所未有的怪病以第一個病人的名字命名,叫作“哈洛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