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來自黛安娜皇後的靈感(1 / 2)

待二女走後,華無天靜坐思考片刻,便異想天開地取出文房四寶,就要親自動起筆來,當他提起筆之後,卻無法下手,概因他於毛筆字不熟。

無奈之下,華無天惟有喚來華安,讓其代筆。

華無天讓華安寫的,其實都很簡單,隻不過是耍了一點小小的迷惑手段罷了。

首先,他以一個十分簡單的字謎開頭:

春雨季,梧桐樹上結絲綢;---絕(絲+色=絕)

夏日涼,兩人陣中稱英雄;---對(兩人成“對”)

秋風起,鴻雁傳情送千裏;---重(千+裏=重)

冬雪飄,美女為何露半腰。---要(半腰=要)

通過此字謎,華無天暗中示意接下來的內容十分重要。

他又將《孔子與項囊相問書》中與他先前在島上所出字謎有些相同的內容來迷惑人心,讓他們跟著他的思維走,被牽著鼻子也不知道。

最後,華無天又讓司馬相思於暗中將這第二個謎語的來源透露出去,故弄玄虛,且又誘以高價拋售消息。

就為這事,華無天還被伊麗莎白原物奉還了先前他贈送的“奸商本色”這一褒獎。

這第二個謎語便是來自《孔子與項囊相問書》原文內容:

夫子問小兒曰:“你知何山無石?何水無魚?何門無關?何牛無犢?何馬無駒?何刀無環?何火無煙?何人無婦?何女無夫?何日不足?何日有餘?何雄無雌?何樹無枝?何城無使?何人無字?”

小兒答曰:“土山無石,井水無魚,空門無關,犀牛無犢,木馬無駒,斫刀無環,螢火無煙,八仙無婦,玉女無夫,冬日不足,夏日有餘,孤雄無雌,枯樹無枝,空城無使,小兒無字。”

而華無天先前出的那個字謎:“何水無魚?何山無石?何人無父?何女無夫?何樹無枝?何城無市?卻是源於釋迦凡塵語錄,名曰《勸修經》這便造成了假象,一個錯誤的指引。”也就達到了華無天的目的。

其實麼,這裏麵還是有那麼一個典故的:

那便是在辛亥革命後,黎元洪任湖北軍政府都督,某日與眾部下議事,常州人梁適武問及如何處理。

滿清降將羅金成及其麾下清兵數拾人,黎略一思索,即召文房四寶書以::::一謎。

其部下有通佛典者看後心領神會:此不隱喻::::六字?

故皆拱手:“都督真菩薩心腸也!”

黎微笑不語。

至梁適武返辦公署欲行收編降兵,其在場幕僚章公行阻之說:”梁公誤矣,適才黎都督不願於眾部下前斬降兵致惑人心,但他應知降將羅金成為人善變無信,黎都督責令梁公秘密處決降兵呢!”梁大惑不解。

章公遂行解釋:

何水無魚?隱喻:“清”字。

何山無石?隱喻:“冰”(兵)字。

何樹無枝?隱喻:“餘”字,餘有殘餘之義。

何子無父?隱喻:“孽”字。

何女無夫?隱喻:“處”字。

何城無市?隱喻:“死”字。

梁適武聞言大悟,遂將降將羅金成及其麾下清兵數拾人設計秘密處決。

不想全國上下,古今近百年,除章公行外,皆無人能正解此謎,想黎都督也始料不及也!

..........

做為本次賽詩會的讚助商和重要嘉賓,華無天還有一個任務,那便是出字謎!

既然是他們主動提出讓他出字謎的,那就剛好對了華無天的意思。

字謎麼?他知道的可不少!從古到今的,真要拿出來,那可是一大堆,隻需要難住這些才子們便可了。

況且,這次之所以參與賽詩會,他也是有目的的。

至於到底是為什麼,這也就不得而知了!

.........

將這關於賽詩會的事大概有了算計以後,華無天頓時無所事事起來了。

伊麗莎白恐怕真是要給他賣力地打工了,一下子就跟司馬相思混到利益塊,現在開始幫他打理起產業來,而在平時,這些都是鍾離夫人派人去做的,司馬相思也會幫些忙。如今,一個來自後世的全能打工女王,就這麼憑空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