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喀喀!”成鋼對著麥克風咳嗽了幾聲。
聽話聽聲,鑼鼓聽音。
台下的幹部職工,家屬,離退休人員知道成團長有話要說了,立刻停下議論,準備好耳朵,聽成團長說話。
“我知道,你們都很忙,我也不想說些不著邊際的假大空。但是剛才你們領錢的時候,羅部長批評我了,說我的任職講話不能就發點錢就算完事,要求我向大家講一下我的工作願景。一方麵,領導的話,我不得不聽;另一方麵,我好久沒當官了,我對這次任職還是有期許的,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人之常情嘛。於是我決定講一下我的工作願景。大家都知道,領導者樹立了自己的願景才能讓下麵的工作人員更好的得到一種發展的設想與空間,才能更好的建立團隊穩定性與戰鬥力。”
台下所有人立刻報以熱烈的掌聲。
我沒有說啊!羅廣英看了一眼侃侃而談的成鋼,拍手鼓掌。
魯忠言、田勝利、黃建發等人鼓起掌來。
成鋼雙手虛壓,掌聲停止。
“大庸陽戲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曆史傳統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是表現和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大庸陽戲具有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相互依存這一特點,我們劇團作為大庸陽戲進行活態保護和傳承的主體,任重而道遠。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劇團麵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
演出市場狹小,受眾麵窄,演出創收有限,加之政府投入經費有限,劇目編排、服裝、道具添置等經費捉襟見肘。這是其一;
設施老化,劇團演出服裝、道具很多都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采購的,在多年使用中都已部分磨損,陸續掉線、褪色、磨破、發黃,甚至破亂不堪,難以達到良好的演出效果,這是其二;
劇團的演員,年齡結構很不合理,演出隊伍基本上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初招收的演員組成,演出隊伍後繼無人,專業創編人員短缺,劇團人才斷層,這是其三;
……”
對今天的上任,成鋼是做了準備工作的,他所說的全都是幹貨,台上的領導,台下的幹部職工全都在凝神傾聽。
“據我所知,以上我所說的那些困難,政府清楚,也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第一,根據《非遺法》及文化體製改革有關文件精神,成立了“馬蹄嶺陽戲傳承保護中心”這一公益性事業單位,同時保留已注冊的企業——永定縣陽戲劇團,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運行模式;
第二,依照文化部出台的《地方戲曲劇種保護和扶持計劃實施方案》加強了對大庸陽戲的政策扶持,創造條件讓大庸陽戲加大市場演出力度,並給予了一定的專項補貼;對大庸陽戲的文化價值和研究價值派專人進行了資料整理和挖掘工作;為了解決劇目創作、人才培養和引進、演出服裝與設備添置、工資待遇等係列問題,走出資金短缺、創作乏力的瓶頸,核算並提高了劇團文化事業發展經費。這些舉措,有效的促進了大庸陽戲的傳承發展;
第三,針對大庸陽戲“人在藝在,人亡我亡”的特點,製定了科學的大庸陽戲保護計劃,對保護工作開展的主體、方式、保護手段和責任等進行了規劃;組建專人專員對老一輩藝人的技藝開展了專項整理挖掘工作,以口述、文字整理等方法搶救相關資料;對珍貴的音頻、視頻和照片等資料,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了分類整理和歸欄,建立資料庫,以方便後人學習;
第四,與教育係統合作,在全市中、小學開設了大庸陽戲的欣賞學習課程,不定期的舉辦校園專場演出,引導廣大學生了解戲劇,培養興趣;加強與各種媒體的合作,創建特色欄目,加強節目展播,擴大大庸陽戲的宣傳範圍;
第五,牽頭舉辦了大庸陽戲小學員班,培養後續演藝人才;為了充實演出隊伍,解決大庸陽戲演藝人才的斷層問題,通過人才招聘會、出台優厚待遇政策在戲劇院校中擇優招聘了一批畢業生;為了增加我們劇團的凝聚力,減少人才流失,在收入分配、職稱評定、醫療保障、住房優惠等方麵為尖子藝術人才提供政策傾斜,解決專業藝術人員的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