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揚大災的消息沒有流傳開來,目前主要是以首輔張弘正為首的高官們有所知曉,不過更低一級的官員們雖然不知內情,不過隻要嗅覺敏銳,總是能感覺到近日以來廟堂裏的氣氛額外得壓抑,就如同有烏雲蓋頂醞釀著雨,隻是遲遲沒有落下。
不過再往下,便是如若無事發生般的一派祥和了。
玉京城的朝朝暮暮依然如舊,不曾因為有鹿書院裏的那場驟雨有過波瀾。
力工扛著比身體還重的貨物,榨出來的汗水換成微薄的銀錢,一步步地朝著東家指定的位置前進,仿佛這樣就是在一步步接近心中的理想,或者是兩情相悅的娘子,或者是在京城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屋子。
早餐鋪子的東家比太陽都更早開工,一鍋燒開的水似乎驅散了積蓄一夜的寒意,等到陽光灑落的時候,便是一起為鱗次櫛比的京城街道上的行人提供著溫度。
貫穿南北的滄江,貨船來來往往掀起漣漪,一箱又一箱沉重的貨物或卸或裝,白銀便隨之流動開來……
“……陳姑娘,這是我自己做的如意涼糕,請你嚐嚐。”
徐菇昨日又碰到了前些日子買如意涼糕時,告訴她要買哪種豆子做豆沙的姑娘,知道了姑娘家姓陳,今日還會來易芳齋買蜜餞,於是她今日便帶了些自己做的如意涼糕過了。
“謝謝……嗯,軟糯香甜,好吃。”
陳沐婉嚐了嚐這有過一麵之緣的中年婦人自己做的如意涼糕,笑著給出了她的評價。
比起前些日子偶遇時,那間福記老字號的如意涼糕有不小差距,也肯定是不如她常常能吃到的九珍樓出品的點心來的美味,但這聲好吃也不僅僅是不想掃了婦人興趣的客套話而已。
糕點這種東西嘛,隻要不是舍不得放糖放油,再用心去做了,總歸是難吃不到哪裏去。
像是她家裏那名義上的相公,便也不知是不是為了投她所好也自己學著做糕點,但糖和油之類的材料雖然沒有不舍得放,可是心思卻分明不在這上麵,便總是做的不太對味。
這婦人做的如意涼糕賣相不算精美,應當不是做了後拿去賣,隻是做出來給自己人吃,這種心意便肯定是到位了,各種原材料的比例和她那天告知的也是大致上差不多,但差不多也就夠了,畢竟不是熟能生巧的老師傅,誰能每種材料抓上一把就能準確無誤呢。
“陳姑娘覺得,我做的這如意涼糕,有什麼可以改進一下的地方嗎?”
既然是對方要求,陳沐婉便又咬了一口,這次是仔細嚐了嚐,說道:“少放一點油?豆沙餡有點過軟了。”
“好,那我下次就少放一點油……陳姑娘經常來這裏嗎?我常常會做些糕點,想請陳姑娘嚐嚐,也再請教下陳姑娘有什麼可改進之處。”
徐菇已經看出來了,這位陳姑娘雖然年紀輕輕,但應該是個老饕,不管是如意涼糕還是這易芳齋裏的蜜餞都品得頭頭是道,她自己雖然會看書學著做點心,但書上記載的內容畢竟是死的,年兒和張姑娘他們雖然不是隻會說好吃,但卻不像陳姑娘這般能夠說出是哪裏不對該怎麼改進。
“常來是常來,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