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泗之地,水網叢生,丘陵密布,草木鬱鬱蔥蔥,平原曠野之地也有,卻不多見,一小塊,一小塊地被丘陵,河水斷絕開來,互不相連。
夏丘地界亦是如此。
一條小河從南門外流過,呈幾字型圈出了一塊平原,平原上,點綴著幾個小村落,偶爾還可以看到塢堡。在村落和塢堡之間,橫七豎八地通著許多水渠,將一塊塊良田間隔開來。地裏的莊稼已被過境的曹軍收割完畢,村落和塢堡皆是一片殘垣斷壁,這個時候,原本雞犬聲不絕的曠野卻寂靜無比,唯有風嗚嗚吹過,景色分為蕭索。
半個時辰前,也就是申時末,蠻頭帶著人驅馬進入一個廢棄的村落,準備打點井水順便休息片刻。不想,就在村東頭水井處,他們意外遇見了曹軍的斥候,那幾個人正在飲水歇息,或許不認為會在這裏遇見敵人,那幾個曹軍非常大意,所有人都聚在井水處歇息,竟然沒有在村外安排哨探。
驀然相遇,雙方都大為詫異,一時間有些反應不及,過了一會,不知是哪邊的人怪叫了一聲,抽出兵器衝了上去,然後,便交錯在一起,拚殺起來。
和曹軍相比,蠻頭等人要zhan有優勢。
首先,他們人比較多。其次,那些曹軍正在休息,非常放鬆,有的家夥甚至將兵器丟在了一旁,而蠻頭的人卻保持著戰鬥隊形,衣甲在身,武器在手,自然大占便宜。
烏丸人擅長射箭,第一時間,蠻頭他們便開弓放箭,將敵人大部射殺,剩下的那幾個人也很快在短兵相接中被砍翻在地。那些曹軍甚是悍勇,就算處在下風,也沒有人喊要投降。當然,也許有人喊了投降的,隻是,他們說的不是青州話,就是徐州話,這些烏丸人根本聽不懂。何況,他們也殺得性起,哪裏還想得到留活口問話。
之後,蠻頭留下一人返回夏丘城報信,他自己則帶著剩下的十來人沿著曹軍斥候前來的方向縱馬奔去了。
劉複知道,他們可能遇見大隊曹軍了,若隻是小股部隊,不會派出十人隊的斥候,既然派出的斥候都這麼多,這隻曹軍的人數當在數百以上,帶頭的將領極有可能是一個曲長,就算是一個屯將也不稀奇。聰明一點的做法就是快速離開夏丘,和身後的趙雲部會合,至於前方的蠻頭等人,便隻能舍棄了,誰叫他不知進退呢?
然而,劉複無法這樣做。
敵情尚未查明便丟下同伴逃跑,第一次獨自領兵作戰就如此,來日,又豈能服眾,所謂改天換地的豪情壯誌豈不是笑談?
沿著蠻頭等人留下的痕跡,劉複帶著眾人馳過這片原野,然後,翻過一個小丘陵,進入了山林之中。林中有條道路,很明顯,這裏曾經通過大軍,而且,這條道路便是那隻大軍所走出來的,之前,最多是一條小路,不會像如今這般寬廣。
進入山林後,劉複等人放慢了速度,三十來人排成一個小長蛇陣緩緩沿著蜿蜒的林道向前行進,風從樹梢吹過,樹木搖擺,沙沙作響,掩蓋了馬蹄聲。同樣,劉複他們也很難聽到別的聲音,若是有人藏在林中襲擊他們,他們很難防禦。
所有人都屏息靜氣,握緊手中的武器,彎下腰伏在馬背上,警惕地打量四周。
還好,敵人不曾在林中埋下伏兵,走出這片山林後,大家才鬆了一口長氣,這時候,每個人背後都是一把冷汗。
出林後,一座長滿蘆草的小山坡橫在眼前,山坡下,一條小溪流唱著歡快的曲調向東流去,河邊,鋪著潔白的卵石,隱隱可見一條小道。擺在劉複麵前的有兩條路,一是翻過山坡繼續向前,還有便是沿著河岸行走。
趙亮見劉複踟躕不前,他來到劉複身前,張開口想要進言,劉複舉起手,示意他住口,隨後,劉複便歪著腦袋,眯著眼睛,似乎在細細聆聽。
一幹人全部歪著腦袋,學劉複的樣子,聆聽風中傳來的聲音。
有風過林梢的聲音,有河水潺潺而流的聲音,有大夥兒的呼吸聲,有馬兒打響鼻的聲音,還有……
還有隱隱約約的喊殺聲……
喊殺聲從山坡那邊傳來,似乎離得有些遠,夾雜在風聲,水聲中間,若是不注意便會將其忽略,然而,隻要你仔細聆聽,卻也分辨得出。這般看來,蠻頭等人已經和敵軍交上了手,現在,也不知是吉是凶。
“跟我來!”
劉複看了看身後的同伴,沒有多說廢話,低喝了一聲,他便打馬向山坡上衝去。趙亮沒有絲毫遲疑,緊跟而去,後麵的那些人,無論是漢人,還是烏丸人,同樣默不作聲緊隨而去,身後,灰塵揚起,馬蹄錚錚。
幾個山坡相鄰連綿而來,幸好,都是長滿了蘆草並無什麼高大喬木的小山坡,道路也就不難行。蘆草無人收割,大都有半人之高,白色的穗子宛如雪花,風吹過,翻起了一層白浪。騎兵們在白浪中穿行,忽隱忽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