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師徒(1 / 2)

戌時時分,萬籟俱寂,夏丘城西北二十裏的一個小山坡下,仍然亮著一片燈火,星星點點的火光與天上的月光相輝映,甚是清冷。

這裏便是田楷,孔融,劉備三方聯軍的前鋒大營,統軍將領乃河北常山真定人氏,趙雲趙子龍。

中軍大帳,氣氛肅穆,風從大帳的縫隙鑽了進來,火盆內的火光搖曳起來,帳內兩人的身影隨之搖晃,一大一小,一長一短,影子的主人分別是趙雲,劉複。

“這麼說,曹軍的主力離去不久,確定是前往郯縣了?”

趙雲沉吟了片刻,抬頭說道,火光映照在他臉上,忽明忽暗。

“這消息是從下麵的士卒那裏探聽到的,也不見得便是如此,不過,根據他們的交代,曹軍的軍糧供應很成問題,這段時間一直靠劫掠民間糧食在維持……依複之見,曹操若是在過年前無法攻下郯縣,天寒地凍,軍糧不濟,他隻能選擇退兵一途,所以,他率兵再次攻打郯縣這個可能非常大。此時,我軍當避其鋒銳,在郯縣附近紮下營寨,以守待攻,與徐州軍呈犄角之勢,互為奧援,如此,曹軍攻不下郯縣,必不能持久,隻能選擇撤軍了。”

劉複侃侃而談,一個小孩做出大人模樣,趙雲卻一點也不覺得滑稽,他一邊聽著劉複的講述,一邊輕輕點頭。

“某已派快馬飛報玄德公,田使君,孔太守,玄德公和田使君皆是身經百戰的沙場老將,必定有良策相應。”

說罷,趙雲歎了一口氣,眉頭微皺。

“就算趕走了曹軍,這徐州一地也成了鬼蜮。前段時間,關東聯軍討董,董卓西逃,宛洛一帶百姓皆東奔徐州,陶使君行那屯田之策,使得徐州富裕甲於天下各州,世人皆奔徐州而來,躲避戰亂,此州成為了天下少有的福地,不料,如今也有了此禍,亂世之中,烽火相連,豈能有真正的福地啊!”

趙雲奉行萬言不如一默,為人沉穩,也隻有在劉家父子麵前,他才時常袒露心聲,不過,在這兩者之間,還是有所區別的。

劉備的個人魅力極強,這方麵幾乎無可挑剔,趙雲與其相處,時常感覺如沐春風,劉備想要遵循漢室,恢複天下清平的心願也深深地打動了趙雲。然而,即便如此,趙雲仍然沒有應劉備之請,投入劉備帳下效力。表麵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他現在的主公是公孫瓚,不能背主他投,可是,仔細推敲的話,這個理由其實站不住腳。

身為平原相的劉備,表麵上是漢室的官員,然而,他這個平原相是公孫瓚封的,實際上,他也是在公孫瓚效力,以他和公孫瓚的交情,將不受公孫瓚重視的趙雲拉到自己麾下,並無困難,情理上也說得過去,根本算不得背主他投。

所以,趙雲不投劉備也就有著別的原因。

當初,公孫瓚占領冀州北部,趙雲率領本鄉子弟前去投軍,公孫瓚很是不待見他,認為他是貪生怕死之徒,於是,出言譏諷。說你們冀州人都是屬意袁紹,你為何與他們的選擇相反呢?意思是不相信趙雲的歸附,認為他是被幽州軍的強大所震懾,這才選擇了投降,立場並不堅定。

當時,公孫瓚率領幽州軍才破十萬黃巾,橫掃冀州北部,袁紹才從韓馥手中奪到冀州,隻能收縮兵力,處在守勢。這個時候的公孫瓚誌得意滿,出言行事皆有些狂妄自大。

趙雲的回答非常坦誠,他說現在身處亂世之中,我們這群人不曉得誰是明主,為了生存,隻能依附施行仁政的主公,並不是因為個人疏遠袁紹而親近偏向將軍您。

當時,袁紹入駐冀州,乃是得到了冀州世家大族的支持,他的政策也就偏向那些世家大族,像趙氏這樣的寒門小族也就被其排斥在統治階層之外。趙雲之所以投公孫瓚,除了因為公孫瓚占據了常山真定,兵力強盛,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之外,也有那方麵的原因。

而且,當時的趙雲認為公孫瓚挾幽州十萬之眾,能夠掃平天下,匡扶漢室,讓百姓不再流離失所,然而,他的想法錯了。

首先,公孫瓚雖然接納了他,卻並不看重和信任他,而是將他丟給了劉備。隨後,公孫瓚在界橋被袁紹擊敗,狼狽逃回幽州,接下來兩年,雙方在幽州和冀州邊際對峙糾纏,誰也奈何不了誰,弄得將士疲憊,生民也無法修生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