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9日,阿拉村“閃電事件”已有半個月了,阿拉村科研所派出去的三個工作組也陸續回來了。
早上九點鍾整,高所長召集所有人開會,目的是總結近期工作,部署接下來的工作。
在科研所會議中心內,高所長坐在講台正中間主持會議,三個副所長和監委委員在兩側依次而坐。
高所長:“同誌們,現在我們開會!今天的會議主要是總結近段時間以來的工作,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高所長:“今天會議有兩個議程,一是請研究‘閃電事件’的各工作組彙報工作;二是由我進行總結發言並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高所長:“首先進行第一個議程,請‘閃電事件’第一工作組發言。”
“閃電事件”第一工作組組長是一東北人,叫張久龍,是東北大學天文學係博士,他戴一副高倍深藍色眼鏡,邁著穩健的步伐走上發言席,緩緩翻開總結報告的第一頁,開始了他的發言。
張久龍:“所長及各位同事們大家好,自我們組受領任務向北進行調查研究以來,我們在所長的有力指揮下,在我組成員們的共同努力下,在......”
張組長的客套話一個接一個,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高所長卻打斷了他的話。
“請張博士撿重點的說”,高所長明顯對張久龍的客套話很反感。
張博士用一根白嫩的十指向上推了推自己的眼鏡,顯然對高所長的提醒和打斷感到意外,他“嗯”了一聲,然後繼續說道:“我們從本村出發,沿著閃電經過的大體線路,在多維衛星地圖的指引下,展開了立體式搜索前進。”
張久龍:“當我們來到第一站四川西昌時,發現有一卷毛老頭邁著踉蹌的步伐在田野裏散步,他披頭散發,麵色黝黑,似乎真被雷電劈過的一樣,待我們前去詢問時,才發現那是一個拾荒者,還被他劈頭蓋臉臭罵了一頓.....”
高所長引領著大家一陣狂笑,他捂著嘴,本來想批評下這位書呆子氣十足的張博士,但看著張博士如此一本正經的彙報著,想想還是算了。
於是他帶著不褒也不貶的口吻說道:“你們的指導思想還是有所偏差了,你們是人為地覺得阿拉村上空發出的閃電勢必會對所經過的地方造成影響,為此,千方百計去尋找一些證據來證明你們所假設的正確性,這種證明方法算是‘綜合法’,經常用於科學命題推理論證中,但此次調查研究範圍極廣,時間跨度也較長,顯然不適合用此種方法。”
高所長:“我們隻是想看看,當晚雷電發生後,給沿途的、天文、地理和人文造成哪些影響罷了,但是你們這種認真的態度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