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42年農曆1月1日,對於高所長來說,這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他投入大量精力的“黑洞探索計劃”取得了重大進展。
他的宇宙飛船完成了第三十五次黑洞探索試驗,並成功返回地球。
它承載著三個老鼠,順利到達2.6萬光年外的“人馬座A黑洞”後,安全返回到地麵,這三個老鼠,現在還活蹦亂跳著接受高所長的獎賞呢。
“人馬座A黑洞”是銀河係的黑洞,它位於銀河係的中心地帶,分東西兩星體,寬約50光年,地球與它的距離約2.6萬光年。
它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合作組織”發現,該組織於北京時間2022年5月12日正式發布了這個天體的照片。
同多年前舉行啟動儀式時一樣,現在高所長也在操場上舉行慶功儀式,承載著三隻老鼠凱旋歸來的宇宙飛船被擺在大操場上顯眼的位置供人瞻仰。
這是一個大型宇宙飛船,它是個近乎規則的橢圓狀球體,它的長軸有50米,短軸約30米。
它也像常規的飛船一樣,由控製中心(即返回艙)、軌道艙和服務艙三大部分組成。
控製中心除供航天員乘坐外,也是整個飛船的控製中心,高所長的控製中心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即為每個乘坐的宇航員提供了一個機器人,在太空上,當宇航員鑽入機器人的“肚子”後,便與機器人融為一體了......
軌道艙裏裝備有各種實驗儀器和設備,是航天員在太空的工作場所,同樣配備隨時可以進入的機器人。
而服務艙內則裝備有推進係統、電源和氣源等設備,對飛船起服務保障作用。
最重要的是,跟傳統宇宙飛船相比,高所長的宇宙飛船增設了兩個特殊裝置。
一個是“加速度蒸餾”裝置,用以“清除”飛船加速時的“推背感”,確保宇航員及飛船自身的安全。
另一個則是超級加速器。設計這個設備時,高所長利用了黑洞的“萬有引力定律”,它引導“目標黑洞”的引力作用自己,用這“超級引力”為自己加速,從而使自己獲取足夠大的速度,達到相應的速度。
高所長的宇宙飛船試驗也經曆了很多挫折。
記得高所長的第一台宇宙飛船叫“黑洞一號”,計劃以平均速度0.5光年每秒的速度衝向“人馬座A黑洞”的。按照地球與“人馬座A黑洞”距離2.6萬光年計算,以這樣的速度,“黑洞一號”僅需14.4小時就能輕鬆到達。
然而,“黑洞一號”飛行了近10個小時都沒有飛離地球大氣層,並於第11小時後改變了方向,以極高的速度衝向太陽,並在太陽的高溫作用下支離破碎。
原來是黑洞一號的智能捕捉係統出了問題,它捕獲的“萬有引力”並不是“人馬座A黑洞”的引力,而是太陽的引力。
同時它的推進係統也出了問題,它的加速度遠遠達不到預期目的,導致“飛行了近10個小時都沒有飛離地球大氣層”的尷尬局麵。
為此,高所長及其科研所還遭到不少同行們明裏暗裏的嘲諷。
然而,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開始了,哪能半途而廢,高所長有這樣的性格。
所以很快,他又啟動了“黑洞二號”。半個月後,“黑洞二號”如期發射。
“黑洞二號”比“黑洞一號”離成功更進了一步,它開始時非常順利,隻是飛行到距離“人馬座A黑洞”1萬光年左右的地方時,飛船解體成無數的碎片,最後變成宇宙塵埃,被吸進黑洞裏去了。
這次是“加速度蒸餾”裝置出了問題,當飛船來到距離“人馬座A黑洞”1萬光年左右時,因“加速度蒸餾”裝置未能發揮作用,使飛船及其內部的“宇航員”(即可以裝人的機器人)承受巨大壓力,導致飛船解體,而“宇航員”機器人也瞬間蒸發在茫茫宇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