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4年,此時的北宋早已風雨飄曳,九州天地之下,西夏,金國,遼國並存而立。而其中的北宋國土更是被周圍的鄰國頻繁的襲擾和掠奪,讓傳承數百年的北宋王朝搖搖欲墜。
自公元1120年北宋和金國結成海上同盟以來,已經度過了四個春秋。四年前,宋朝二十萬大軍在進攻遼國燕京時大敗而回,以歲幣的方式屈辱的從金國手裏買回了燕雲十六州的歸屬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故事由此展開。
紛飛素雪,霜寒微霖,汴京的寒冬有一絲侵骨而潮濕的寒冷,朔冬時節,皇城中依然是肅穆莊嚴,承載了中華千年的浩然龍氣之城依然大氣磅礴,即使現在已經內憂外患,依然撼動不了汴京的霸王之氣。
隨著趙程澤慢慢睜開了眼睛,頭部傳來的劇痛,讓他忍不住呻吟出聲。
腦袋雖然痛,但趙程澤很清醒的記得自己正在一個神秘的古代遺址裏探索,他叫趙程澤,長得比較大眾,據趙程澤女朋友說隻有眼睛‘看的過去’,深邃悠遠。
趙程澤是一名特殊的考古學家,從二十歲開始,十年的考古生涯積累了大量的曆史知識和生存經驗,最近得到了小道消息,位於西雙版納熱帶叢林裏,有人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宮殿。
但像這樣的小道消息,其他同事都是不屑一顧,都覺得價值不大,況且危險,很多人並不願意以身犯險,因此大多數深入險地的考古活動都是趙程澤單獨行動,多少次命懸一線,但也磨礪了身心。
雖然運氣不錯,保命的手段還是要學習的,一次趙程澤被獅子追了個半死,最終掉下懸崖,僥幸保住了性命,但也斷了三根肋骨,全身多處肌肉拉傷,修養了三個月才好。
這次血的教訓讓趙程澤痛下決心,花費幾十萬參加了對外雇傭軍‘菜鳥’培訓,真可謂是脫了三層皮,肋骨斷的早已麻木,但在世界上最先進的醫療設備下,隻要不死,其它傷都是浮雲。
從‘獵人’學校畢業後,敏捷的身手,豐富的經驗都對危險之地的考古工作有極大的幫助。趙程澤這次出發十分匆忙,(因為已和女友訂婚,但這次考古工作也實在不想錯過)。
因為從消息來源得知,這次的宮殿屬於宋朝宮殿遺址,對於那個多災多難的時代,趙程澤有一份同情,有一份遺憾,但更多的還是扼腕歎息。
在叢林的中部辭別了向導,這名向導把他帶到了這裏死活也不願意前進一步,沒辦法,趙程澤隻好將準備好的兩萬現金給他,導遊馬上急切的離開了,似乎心事重重。
檢查了一下裝備,兩把特種狙擊微型五發弩,這兩把弩是費了好大的價格才從一個黑人教官那換來的,弩身經過納米技術專業設計,是歐洲貴族狩獵時的最愛。
有效殺傷力可以達到一百五十米,五發連射任然準星達到百分之九十二,遠高於槍械,在市麵上極難見到,因為它已經超過了幾乎所有的現代弩,更重要的是弩身又小又輕,可以掛在身上很容易隱藏,是野外生存不可缺少的利器。
三十支塗滿箭毒蛙血(南美洲一種見血封喉的毒蛙)的弩箭,隻要觸到刮破傷痕,絕對必死無疑,曾經殺死了不少大型動物。
三十支強力麻醉針,也可以裝在弩上使用,還有五顆手雷,兩個太陽能熱成像顯示儀,可以在較遠距離發現熱源,雖然在叢林中有很大削弱,但任然是保命的利器。
兩個微型太陽能空氣分析儀,兩份地圖,兩塊指南針,兩條夜視儀,還有一些壓縮餅幹之類的生活用品,這次出行從朋友那帶來兩件特製的納米技術合金背心,十分輕便,對刀和獸類利爪的攻擊有非常大的防護作用,是部隊的前沿科技試驗項目,準備大量推廣特種部隊,見趙程澤危險的工作性質,破例給了趙程澤兩件.因為多年的考古工作,習慣東西總是備雙份,這個習慣救了趙程澤很多次。
穿好合金背心,將裝備放入行軍背包,順手摸了摸胸口的盒子,臉上露出一絲微笑,盒子裏麵躺著一枚鑽戒和一條項鏈,這是回去結婚時送與她的禮物,相戀五年終於有了結果,以後將不再出去探險,因為家人是需要陪伴的。
可惜這次走的很急,匆匆拿到了物件連回家都沒來得及,就直接踏上了找尋曆史遺跡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