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豐收(1 / 3)

興安很確定,這個皇帝比之前自己侍候過的幾位大明皇帝都變態。

洪熙帝遇到錢財問題就隻會讓戶部想辦法,反正自己要錢就是了。不過也不能怪他,誰叫他老爹永樂帝幾乎折騰光了大明身家呢!

宣德爺情況也差不多,幸好平漢王亂時查抄了不少財物支撐了一會。

至於正統帝,嗬嗬~送兩樟腦丸,自己體會。那個廢物點心,什麼事情都問王振,能做出什麼有用的事情嗎?

這個景泰爺不同,太不同了,簡直就是個妖孽。不聲不響的就把金銀財帛給弄了回來不說,偏偏你還挑不出理來,甚至還得為他拍手叫好。

先是通州大倉裏的糧食,滿殿大臣們擔心瓦剌兵臨城下大明重蹈前朝覆轍,隻會嗟歎半響後提意燒毀而已。

那個周枕說什麼糧食是民脂民膏不能燒毀,也隻不過提出來讓在京官吏自己去通州領回來折抵半年甚至一年俸祿這麼平庸地辦法,可就這居然也羸得百官一片誇讚。

當時站在還是監國郕王的皇爺身後,看著周枕麵對眾人吹捧那一臉享受就想衝上去抽兩鞋底子。

再看看於謙、金濂跟在後邊提的都是什麼蠢辦法,現在想想簡直沒法入眼。讓囚徒自效往通州運糧到京城也就算了,居然想著讓戶部出錢發動百姓往通州運糧。那也算是國策?蠢豬叫而已!

回過頭來看看皇爺手段,不過略施小計,兩、三日功夫京城糧價翻了十餘倍。官府適時發榜售賣通州大倉儲糧平抑糧價,這手段,嘖嘖嘖嘖~

朝廷一個大子沒花不說,將糧食全都運進了京師還換來了大量真金白銀。更是順手把那些想著通過囤糧哄抬價格的商戶來了個釜底抽薪,讓他們賠了個底朝天不說,還吃上了官司。

瞧瞧皇爺這手段,真是沒得說了。同樣是運糧,這一進一出的手段,是那些衣冠禽獸的蠢貨能比得了的嗎?

再想想借著接瓦剌細作名目查抄寺廟的手段,不僅僅是抓了幾個瓦剌細作,還拔出蘿卜帶出泥抓了很多貪官和剃了光頭的通緝犯,更是將天下寺廟近百年的積蓄一掃而空。

僅僅看著查抄京城裏幾座寺廟財寶的清冊就迷紅了眼,抄了王振那廝府邸時也不過如此……不不不,比不了比不了。王振那廝不過短短幾年功夫靠著正統皇權加持才扒拉了那麼些財寶,跟寺廟真沒法比。

再說說這打仗,打仗可就是打錢糧。小老百姓不知道,興安可清楚得很。正統帝北征時可是真金白銀拿出去百萬兩,雖然有多少真正投入軍隊不好說,但是每名官軍開拔時賞銀一兩可是實打實的。

如今呢?仗打完了,各關隘鎮堡這麼幾十場下來僅僅斬獲賊首就比整個正統朝官軍斬殺的還多,更不用說被邊將們打了折扣上報的牛羊馬騾和各項財物了。

而到現在,國庫裏錢糧其實都沒見少。也就戶部整天臭不要臉在那叫窮,好像誰不知道一樣,景泰朝就沒正經花過戶部的銀錢,隻是皇爺爺不在乎根本不想點破而已。

僅僅這些也就算了,眼見著皇爺交待的這幾件差使,哪一件不是環環相扣的生財之道?

呸呸呸!皇爺辦的事情不能算是生財,那是治國之道。

仔細想想,隱約記得正統年間金英也被查過,當年一起被查的還有太監僧保。想想看僧保之後又被參駭了那麼多次……

興安越想越興奮,腳下都輕快了很多。沒準能趁著這次機會把金英給擼下去,自己就成了大內太監第一人了,好開心啊~

數騎快馬傳訊飛奔而入,馬上騎士嘶啞聲高喊著“捷報”飛奔到宮門前交割了奏報後癱軟在地,宮門口站班的錦衣衛連忙分出一隊人攙扶著把人帶了下去。

回首看了看,稍稍一猶豫後還是扭頭繼續辦差要緊。這個皇爺不好糊弄,該辦差的時候湊到爺爺跟前可是要吃掛落的。

邊關捷報傳到朱祁鈺手上時,他正摟著汪皇後欲行不軌之事。皇後以堅貞之心誓死不從,幸好有內侍呈送奏報方才得脫。

這大白日裏的那啥啥啥,實在是不成體統,無論軟磨硬泡皇後如何都不肯從了朱祁鈺。至於晚上嘛,除了身子不爽利那幾日是不能服侍皇帝的,其他時候自然是洗白白了予取予求,隻要不折騰什麼花式體操、瑜伽功法,汪皇後是從來不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