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正統朝的終結(1 / 3)

民間大年夜,但凡家裏不是餓到揭不開鍋的總得要洗洗刷刷,把房子打掃幹淨,被褥、棉服晾曬一番,再貼個新的窗戶紙。

多少有些剩餘的,總還會尋換點紅紙剪個窗花貼上沾點喜慶氣息。稍稍寬裕些的還能掛上個新燈籠,再買換些染過色的新布給家人做件新衣服。

今年除夕的大明京師就比較平淡了,扈從上皇北征戰敗的氣氛在這個除夕再次籠罩在人們心中。

三十萬精銳官軍,二十萬民伕,京城裏官宦勳貴幾乎家家有人折損,北直隸百姓哭聲不絕。

禁宮中也隻是簡單灑掃了一番,喜慶燈籠什麼的更是絕對沒人敢提這茬。就連賞錢,也隻是皇帝陛下吩咐下來說眾人辛苦了每人多發了一份月錢,上皇太後和皇太後宮裏的給了三份月錢。

這點賞賜對於最最底下的宮人們來說還說得過去,對於高品內侍就根本不夠看了。往日裏,貴人們隨手賞下來的銀錢都不隻這麼點數,這算個啥呀?

可這個時候沒人敢有半點不滿意,之前沒能有機會陪著上皇北征還感覺是不是不得寵,失了份上進的機會。現在,嗬嗬~空出來的位置有機會攀下手試一試了。

雖然新皇帝對於很多人事空缺都沒有馬上安排人事任命,不過這坑總得有蘿卜填進去的。隻要空著,就都還有機會的。

至於那兩宮,氣氛著實一日不如一日。

老太太宮裏這幾日受罰的人可不在少數,大家沒事都繞著走。就算有事,也是恨不得就在門外躲著那兩位主就能辦妥了飛也似的跑開。

有消息傳出來,皇帝陛下小年夜那日本來是要在皇後宮裏歇下的,不知因何事惱了後便獨自回了乾清宮安歇。而皇後那邊聽到有傳禦醫的呼聲,然後又沒了消息。

年三十了,按禮在京的百官皇親都是要來宮裏請安的,可皇帝陛下早就下旨免了百官朝賀。

辰初時內閣諸位大學士,六部尚書、左侍郎,三司主官並在京各勳戚入朝覲見了皇帝陛下後,一同見了兩宮。

巳時中時太後便見過眾人,在保和殿賜下禦宴。席間陛下幾乎未曾出言,隻是看著內侍將禦膳給大家分食掉。

要說完全沒說話也不對,期間陛下說了一句開場白:“如今天下多事,今年禦宴過簡了,來年與眾卿一同給上皇太後、皇太後好好賀一賀。”便低頭自顧自用起膳食再不說話。

上皇太後、皇太後簡單用了兩口便轉回後麵去了,本以為皇帝陛下會邀飲幾杯,結果也隻是感謝了大家的辛勞負出,並且承諾會在來年情況好轉時一一補償眾人。

按照以往套路,百官免不了還要表示一下謙遜,再自貶一下。結果皇帝陛下不按套路出牌,止住了眾人,帶頭與自己麵前的那碗米飯較上了勁。

見皇帝沒有說話的興致,眾臣們稍稍意思了一下也就一起告退了。

待眾臣散去,朱祁鈺自己領著皇後、貴妃一同再次給上皇太後、皇太後請安。

說是請安,但皇帝陛下那陰鷙的眼神讓人看著心裏發麻。

“早聽說兄嫂夫妻情深,自大兄北狩之時皇嫂便整日以淚洗麵,由日到夜。”話是跟自己大嫂說的,可眼神卻盯著自己那位大母:“祁鈺不才,受大兄所托為京城留守,受太後懿旨監國暫禦百官。雖奉旨登基亦未敢忘卻兄嫂往日照拂,今日與皇嫂一言絕非開解。”

之前讓汪氏多次來寬慰皇嫂錢氏時可真是寬慰,兩人都是深受封建禁錮式女德教育的,實在也說不出什麼有意義的話。如果不是朱祁鈺之前教汪氏激將法才穩住錢氏心神,這會她該瞎了隻眼,殘了條腿了。

“大兄必然無虞。”朱祁鈺說這個話,可不是寬慰人。

“若京城為達賊所破,大兄恐被加害。我等隻怕也難逃厄運。如今達賊敗退,大兄於賊虜——有用!”朱祁鈺做為紫禁城裏現在唯一的男性,聲音顯得尤為雄厚。

一句人留著對於瓦剌有用,自然是比說什麼“吉人自有天相”要靠譜多了。

“太常寺少卿趙榮,右通政王複二人往紫荊關見大兄。複命時稱大兄身旁得用的太監喜寧叛了達子,原本朝廷並不十分相信,日前又有忠勇伯把台麾下將領安猛哥及兩個喜寧的家人被邊關所獲。”

“據三人交代,喜寧降了也先不說,還給也先出謀劃策,這也正是大兄必定安然無恙的原由。”

聽到朱祁鈺重提趙榮、王複二人的紫荊關之行,孫、錢二人又是淚如雨下。當時被安排做背鍋俠的李永昌每日一報,紫荊關發生的大小事宜宮裏早就知道了清清楚楚。

太上皇帝朱祁鎮被一群混身散發著羊膻味,終年不洗澡的臭達子包圍著,日夜盼著能回到大明的心態早就被傳了回來。就為這,孫、錢二人還將朱祁鈺“孝敬”的不知道多少金佛、玉菩薩又打了包準備送去塞北。

“二弟…皇帝陛下為什麼說喜寧叛明反而是上皇無虞的保證呢?”錢氏忍不住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