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翻臉(1 / 3)

《景泰實錄》:

景泰元年七月十三日,南京急奏。南方諸省近聞朝廷欲迎上皇返京,疑有變故。民間聯絡不斷,或有不虞,請朝廷早作區處。

上令兵部議後奏事。

“陛下,哈密奏稱哈密王哈力鎖魯擅近日身體每況愈下,其弟請旨返回哈密照拂兄王。”哈密王哈力鎖魯擅被石亨那頓揍得不輕是真的,但也沒可能真的就沒了性命。

“讓卜列革好好學習我中國文化,別淨想那些沒用的。等他兄長死了或是被人給擄走了,他不就能當上哈密忠順王了嗎?”

這話說的,沒人敢接話。難免讓人覺得有些含沙射影的,什麼叫被人擄走了就能當上哈密王了?聽了總覺得背後有些涼意。

“稟陛下,廣東奏報,都督僉事黃養正奏稱每年六月之後乃是倭寇犯境之季,請旨領水師出廣州往來浙閩巡哨。”

“七月之後?”朱祁鈺聽了後不解:“於卿可查了往年倭寇犯邊時日。

“回陛下,倭寇犯境須乘舟船順風而至。每年春夏之交並夏秋之際,有風自日本國往南,因此倭寇常在此季來犯我境。”於謙回複道。

“且住,什麼叫日本國?”朱祁鈺難得對於謙表示不滿,上次還是因為要升賞他兒子被拒絕時甩過臉子了。

“日本國是偽周帝武氏給的封號,我隻知道倭寇來自於倭國,那是自漢以來就有的封號。從今往後,大明隻認倭國國號,凡有稱日本國來使一概定是偽詐。”

好嘛,不認武則天給封的國號也就算了,連人家使者要來也必須把國號給改回來就有些過了。

“回陛下,日本…那倭國自太祖高皇帝起被列為不征之國,也被列為不受朝貢之國。經本朝六代,鮮有來使朝貢。”王直哼了哼,不服氣道。

“這不要緊嘛,那倭國以往沒來朝貢所以才會有倭寇來撓邊,如果開了榷場專為倭國易市不就有……不對不對。”朱祁鈺連忙打住自己的話頭說。

想了一會,朱祁鈺重新說道:“這太祖高皇帝的睿智非我等能夠理解的,相信太祖也不過是擔心跨海遠征,千苦萬難,因此不願意我朝官軍吃苦受罪罷了。”

聽了朱祁鈺說完這話,眾人投來一陣白眼。朱元璋那貨還會愛惜官軍性命?隻怕是知道蒙古征倭國吃了大虧,擔心大明也遭遇這種事情所以故意將倭寇列為不征之國罷了。

以大明朝的造船工藝如果能恢複到永樂時期一半,哪怕隻有一半的一半也足夠保護大明海疆不被倭寇攪撓了。

“既然如此就準了,所謂練兵千日用兵一時,朝廷養著軍隊可不就是用來打仗的嗎?”朱祁鈺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依例朝廷需要派遣內臣監軍和文官提督,別處還好說,這黃養正處……”黃蕭養領了疍民成了水師,如果在海外要造反還真的很難管。那時候最先倒黴被殺了祭旗的就是朝廷派的監軍太監和提督了。

“太監就讓金英去,這幾個月看到你們彈劾他的折子堆起來都能成山了,讓他在福州建三保廟不是就保他平安了,犯下的錯總要用功績來贖罪才行。”其實大家都知道金英多半是朱祁鈺備著外放下西洋的太監,對於他的彈劾難免也有些鼓破萬人捶的意思。

“至於提督嘛……之前河間的監察禦史不是上了個折子,自請處分嗎?派他去如何?”河間的監察禦史負責鎮守河間,瓦剌大軍南犯時在邊塞都被擋住了,本來也沒什麼大事。

但是有小股達子流竄到了河間附近,老百姓聽說瓦剌人來了嚇到屁滾尿流的,甚至有人夜晚偷偷打開河間城東門逃出城。晚上居然被人打開城門跑了出去,這城防做得也真是不錯。

依律河間知府楊定,沈陽衛指揮同知董芳都被拿下問罪,這會派去海上盯著黃蕭養是不是挺合適的?如果黃蕭養再反,砍的反正是一個貪汙嚴重的太監和一個禦守無方的知府而已,朝廷也什麼實際損失。

“啟稟陛下,臣以為可行。隻需要遷楊定為……”

“等等等等……”朱祁鈺想想覺得不妥,主動攔了下來。

“白羊口現在的提督是徐有貞對吧?”徐珵這貨留著總覺得是個禍害,最好遠遠地扔出去,一輩子不要有回京城的機會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