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皇帝要搞平反(1 / 3)

一番批評教育下,眾朝臣很快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紛紛在禮部尚書楊善的帶領下積極承認錯誤並對堅決擁護景泰皇帝陛下英明決定作出了保證。

在全天下人民都努力為中興大明奮鬥的時候,身為朝廷重臣居然對我們國家的領導者英明神武的決定產生了那麼一刹那的質疑,這無疑是對天下百姓的背叛,是對大明朝的不忠,這種情況以後絕對不能再犯。

作為朝廷重臣,應該起到朝臣的領導作用,應該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景泰皇帝陛下為首的大明朝廷周圍,要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堅決支持擁護皇帝陛下的一切決定,依律依祖製治理國家,要認真發揮大臣在朝廷、國家官吏體係中的重要作用,把皇帝陛下的決策貫徹落實到天下萬民身上……

錯了,重來。

“什麼?不不不,啟稟陛下,此事我戶部實在不宜主導,不如還是交由錦衣衛負責更為妥當。”

“回稟陛下,臣也這麼以為的。錦衣衛國家安全局正合適不過了。一來方便適時向陛下回稟,二來也合適與各部、各衙門間奔走協調,免得我們一個個部衙間難免有疏漏的,辦砸了差使不說還會壞了朝廷大事。”

“啟稟陛下,臣附議。融和各民族的差使非錦衣衛不可,臣等任何一個部門都沒有這方麵的人才堪擔如此大任哪!”

在經過朱祁鈺一番洗腦般的說詞後眾人也都表示了認同,至少可以先走走看吧!漢族與各族通婚的事情確實一直都有,隻要引導得當一時理論上是會使各少數民族越來越少的。

按照皇帝陛下給出來的餿主意,僅僅是漢族與少數民族通婚後給予的優惠配給鹽、茶、糧食、鐵器的政策就能紅了不知道多少人的眼。

別小看這個政策,一個部族中一戶人家有了個漢人進入後,這一戶就能因為這個漢人而得到一定量的低價必須物資供給,而其他人隻能夠按正常的商價購買鹽、茶,中間差價就不是一點兩點。

甚至於專門針對有戰功的清退官軍老兵還有各種錢、糧貼補和更多的必需品低價購買份額,這得是多少人打破頭都搶不到的,家裏有適齡婚配兒女的難免不動點心思。

但是大明漢族女兒是這麼好娶的嗎?更別說想招郎上門了,隻能是女兒嫁入漢人家中,將那些官方配給名額留下來就很好了。

看似一個可以供刁民鑽的漏洞,其實就是朝廷故意給出的引導,讓更多的異族女子嫁入漢人家室,從此以漢人自居。有異族親戚不怕,遲早會成為我華夏民族中的一員……

隻是這差使誰都不想沾手,太油膩了。吏部王直直接吹胡子瞪眼睛拒絕了負責這種破事情,我大明吏部是管理、考核百官的,現在要增加吏員名額忙都忙不過來,哪有空管這些料攤子。

兵部倒是需要參與,但涉及地方的事情總要有個對接的抓總部門才好,否則地方上跟兵部扯皮肯定會耽誤事的。戶部陳循把頭擺成撥浪鼓,憑什麼歸我戶部管?戶部協從沒問題,應當應份,主導這種事情難免會有部族糾紛產生,還是找個掌刀的部門最最合適。

推來推去,皇家最忠實的狗腿子錦衣衛被推了出來。劉聚管的國家安全局正好成了箭靶子。

錦衣衛一分為四名義上平起平坐,但實際上朱驥領的皇室安全局雖然人數最少卻最為核心,幾乎每天都有見到朱祁鈺的機會。特意將於謙女婿安排在息身邊負責警衛安全工作本就是朱祁鈺有意為之,朱祁鈺當然會格外重視皇室安全局的建設了。

劉聚領導國家安全局上躥下跳幾乎繼承了大明朝上到勳貴下至百姓對於錦衣衛的全部怒火,錦衣衛之前幹過的事情實在是太招人恨了,被限製了部分職權後的錦衣衛國家安全局難免會招人看不順眼了。

“國家安全局嘛……”動用國家安全局也說得過去,但如果由劉聚負責出手以國家安全為名辦差難免惹人非議。

“這樣吧,若是清退官軍願意在塞北落戶的,當地府衙安排予以落籍,若是願意由原籍遷至塞北的,著官府安排建房。這房子得要經得住塞北的狼咬冰凍,由兵部、工部、戶部一起擬個章程出來。”

“依朕的意思,就由兵部出人建房,戶部、工部出糧、出石料,讓天下人都知道咱們對待清退的官軍是仁義的。”

“這塞北冰天雪地的,要是上了凍那就是隨時能要命的。咱大們的好男兒沒有死在軍陣中,可不能在離開軍營後被凍餓致死嘍~”

“陛下這是打算在全軍推廣讓清退的官軍都留下呀,廷益以為可行否?”王直輕聲側臉問於謙。

“回抑庵公,在下以為此議可行。當然了,能留下的官軍隻怕不足百之一二而已,礙不得什麼事。隻如此一來,冒名入軍伍的,不願回鄉種田的總會有人願意留下。畢竟塞外可是吃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