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礦石中常伴有其金屬,將銀礦石砸碎碾成粉末後過了篩子挑選“礦肉”,另一邊浸泡糯米隔水蒸熟後將糯米與礦粉混在一起捏成球狀自然風幹。
半個月後再用風箱升溫稻草助燃燒製糯米礦球,一天後將燒成渣渣狀的礁石團放進高溫溶過鉛中,使銀銅混在一起溶解。待燒製成型後混入空氣,銅會自然下沉,上麵的自然就是銀塊、銀錠了。
明礬煮水融化後再將銀塊、銀錠放進水裏,加入明礬的滾水能夠為銀塊去除雜質,之後的銀塊再次進行溶化倒入模具中定型這才有了朱祁鈺手中的銀錠形狀。
這麼一套 “灰吹法”,又是原材料又是工具的,根本就不是臨時起意就能弄得出來的。但朱祁鈺並沒有點破,隻是仍然對銀錠的形狀和粗糙程度表示不滿。
“回皇爺,按照幼軍都督同知王良等人的奏報,送來給皇爺和朝廷大臣們過目的銀礦原石隻是幾塊而已,還有更多的銀礦石會在近日由工部安排熔煉成銀後再由專人送來京師的。”王誠在一旁輕輕提醒著朱祁鈺前幾日就已經到了奏報內容。
朱祁鈺不置可否,隨手將銀錠一丟落在禦案上,砸倒了擺放整齊的其他銀錠滾落到了地上砸在了金磚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朝廷這幾日便選好檄文,使人送往倭國命其自省,日後每年送來萬擔銀礦原石。做為贖罪也好,當做進貢也罷,便是這般定製了。”朱祁鈺挪了挪屁股往後靠了靠,想讓自己坐更舒服一點。
“我大明是禮儀之邦,文明之邦,更是萬國宗主。倭國人要是開始懂禮儀了,咱大明也不能失了人望,便每年賜羊千隻、茶、鹽各百擔,絲百匹……嗯,就這樣吧!”朱祁鈺大手一揮,非常大方的做出了回禮內容的決定。
嘶……殿裏眾人一陣揪心。
萬擔銀礦原石換千來隻羊那是小事,哪怕再配上茶葉、鹽巴和絲綢也是占了天大的便宜。但此時大家更擔心的是皇帝陛下這態度莫不是又不打倭國了?
那可是一年產出十幾萬兩白銀的銀山啊,這要是在大明的土地上…呸,呸呸呸,這可不就是大明的倭島嗎?!那就是大明的國土。
“啟稟陛下,倭國一向不服王化,曆年來常有賊寇入侵我朝東南沿海劫掠,殺死殺傷官民無數。臣以為陛下此舉乃是以德報怨,然聖人曾言‘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因此當‘以德報德以直報怨’。臣請陛下收回成命,宜令水師整頓船隻,並諭兵部調遣軍馬來年興師討伐方合聖人之意。”眼看著到嘴的紅燒肉被人換成了蒸茄子,這可忍不了。
“臣附議!”能不能為自己或自己的派係爭到一席之地暫且不說,這征倭大計可不能就這麼給廢了。有人牽了頭,立馬有人站出來聲援,意思明顯,態度堅決,就是要朝廷商議出兵占領石見銀山…咳呀個呸的,是請朝廷出兵討伐倭國。
“倭國仍是太祖時親定的不征之國……”朱祁鈺假意很為難的樣子,就是瞎子此時也能從朱祁鈺的聲音裏聽到其中調侃的意味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