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戶紙一旦被捅破了就屁都不是,朱祁鈺的破局方法說起來再簡單不過了。讓達子去抓羅刹人,然後用羅刹人去換狗!
對,就是用人換狗……當然還有劉聚等人的屍體。
從回來的人口中得知劉聚率領人馬一直往北,整個北方幾乎就沒有什麼人,零星的小村落裏不足十幾戶人的物資根本沒有辦法補給不說,為了示好劉聚還主動拿出了部分物資與當地的羅刹人分亨並在離開時贈送了一些。
老祖宗留下的話不是沒有道理的,財不外露就是血的教訓。劉聚等人充足的糧食和精銳的武器引起了羅刹人的注意,不久就有自告奮勇的羅刹人將劉聚等人忽悠著走了半個月時間後到了一處城堡麵前。
經過一番交涉後,熱情好客的羅刹人將劉聚等人都留了下來,徹底留了下來。隻有堅持負責警戒的一支百人小隊利用火器優勢在損失過半的情況下才拚死殺出重圍,逃出了城堡。
得虧人員沒有都進入城堡這才能夠有人逃生,否則有沒有人能夠逃回來報信都兩說了。
茫茫大草原上幾十個負傷逃亡的人在缺管物資後有追兵的情況下根本跑不遠,於是重傷的翻身下馬讓出馬匹留下火器斷後,輕傷的繼續逃回大明報信。也不知道是羅刹人對於幾十個殘兵不放在眼裏還是對於明軍官軍的英勇心有餘悸,追了一夜後殘部終於逃脫追擊但又迎來了缺衣少食的困境。
最終能夠活著踏入大明官軍實控範圍的隻剩下二十幾人,這在大明近十年來的戰損比上來看是唯一的一次。上一次還是正統十四年的土木堡之役才有更高的戰損比了——如果這次也算是戰鬥的話。
“這…羅刹人豈不是會知道陛下的用意?”興安提出了自己的擔憂。皇爺說過要找到這種不怕冷的狗狗來拉雪橇,有了這種狗就能在白色世界裏無懼嚴寒不受冰雪阻礙速度,做到往日裏一般疾速如飛了。
往來如飛,來無影去無蹤,這不就是曾經的達子才能做到的嗎?
大明朝被韃靼、瓦剌甚至兀良哈輪翻欺負了這麼些年,可不就是因為騎兵實力不夠這才造成了長年的後手一直處於弱勢的。
從傳說時期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就是中原農耕民族的心腹大患。農耕民族在追求勤勞致富的路上永遠有一個鄰居自己家裏沒吃沒穿的就要破門而入跑過來搶吃的、搶穿的甚至還要殺人放火。而他們所依仗的無非是馬匹的快捷與常年在馬背上安家的能力總能做到突然打進門來,打贏了搶了走,打輸了轉身就跑你還追不上!
景泰朝對於瓦剌的大勝是怎麼來的朝廷裏都知道,而皇帝陛下更是私下裏透露了這種事情可一不可二,沒有那麼多天花病患可以備著隨時供傳染給敵人使用。因此要想徹底解決北方的威脅最好的辦法就是軍力強盛再配以通婚、混居政策讓蒙漢從此成為一家,這其中軍力的強大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皇爺口中所說可以在冰雪世界裏毫無拘束疾馳如飛的胖狗子就成了軍隊行動力的關鍵,用狗拉雪橇從而解決馬匹怕冷,四不像馴化不易而且拉車效率不高的問題,從而使官軍能夠朝發夕至在整個北方成為最為快捷的機動部隊。
“無妨。告訴各鎮,他們可以把朕這個皇帝刻畫成一個整日隻知道嬉戲而且荒淫無度的昏君。這樣就能很容易說通大明朝為什麼為了幾條狗要不惜代價了,更能說得通對色目族童男童女的需求了。”朱祁鈺毫不在乎自己形象的給興安支了一招,聽的興安後脊梁發涼。
“荒淫無道的…昏君?這…合適嗎?”興安小心地問道。
這話可不是隨便亂說的,就算自己敢把皇帝陛下的這個旨意傳出去又有幾個人敢執行的,作死呢!
“這有什麼,大不了從錦衣衛裏抽調一些人馬進駐各關鎮,監督他們造謠。嗯…這主意好,哪個關鎮裏沒有關於朕的謠言就辦哪個地方的總兵、提督和鎮守太監。怎麼樣,朕這一招高明吧?”說罷, 朱祁鈺偏過頭對興安露同一臉人畜無害地笑容。
“嗬嗬…是,那是…嗬嗬…”興安有種眼前飛過黑鳥一隻隻的感覺。這種玩命的活計可真不好幹呐~
從古至今從來隻聽說過有皇帝讓人監督看著天下哪裏有人罵自己的,從來也沒有聽說過哪個皇帝找人監督天下看著哪裏人沒有罵自己就要辦了誰誰誰的道理。
看來流傳千古的“普天之道,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是不不合時宜的,至少應該再加一句“景泰皇帝,莫非腦殘”才對。
“對了,於總督近日的奏報有什麼要緊的嗎?”朱祁鈺突然提到的問題還正是顯示出了他的昏聵,連手握大明最多軍隊的總督近日的奏報都沒個概念,放在哪裏來說都不會是個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