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陛下,衍聖公一門近百年來...確實是有負聖人門第,隻不過這畢竟是太祖時立下的規矩給聖人一門的恩寵,斷然沒有剝奪之後賜旁人的道理呀!”蕭鎡冒著冷汗拱手向皇帝訴說自己的觀點,旁邊幾人紛紛點頭稱是,很明顯這個想法代表了文官的意見。
“嗤~”朱祁鈺對於聖人後世的鄙視毫不掩飾:“聖人子孫?嗬嗬,他們也配?”
這......好像真不太配得上聖人子孫這種榮譽。
自景泰朝初期開始,天下間對於聖人的子孫們各種揭短的言論就沒停止過。聖人子孫跑出來坑蒙拐騙、掠貨奪地...什麼事情沒幹過?牆倒眾人推,皇帝要治山東豪族的罪自然有人想分一碗羹,何況世代被壓製的附近百姓眼見能分田分地分女人更是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一樣掀了孔府的老底子。
最初還有文人儒士堅決維護,但是最能堵文人嘴的就是聖人子孫們一而再、再而三的投降異族的事情被徹底翻了出來。
都說崖山之後無華夏,人家那麼多人都跳了,你孔家倒是跳啊!
沒聽說過孔家有什麼出名的人跳了,隻知道孔家降的那叫一個快,而且是契丹人建遼國時就降了的。
至於再之後......都沒臉看,這種醜事翻出來文人的所謂的氣節那叫碎了一地,用掃帚都掃不幹淨,得用拖把沾滿水一遍遍洗地才行。
這還是世人都不知道,在後世的北京城淪陷後孔府也馬上跳出來一位屁顛屁顛跑去抱倭族的大腿,還拍下照片被登上報紙供倭人軍隊宣傳自己得中國的正統性使用。
深知這一切的朱祁鈺哪有這麼好的脾氣容著這個豪族繼續白占資源的,一直沒找到好由頭動手已經很是寬容了。
“要說這衍聖公一門之前是人無完人為利益所蒙蔽一時失了本心這種鬼話我也算了,可是剝奪了衍聖公名號這麼些年了,孔府有再出過一個文采、德行堪授衍聖公銜的人嗎?”朱祁鈺問的這話不用想也知道答案,當然是沒有的。
之前嫡係多貪多占對旁枝手下就沒客氣過,這麼些年旁係過得也沒多麼舒坦,也沒能出幾個文采出眾的人來。要說德行...這玩意怎麼好說,一個人的人品好不好很難評價,還不如評價人性來得容易。
“怎麼,說不出來了吧?既然如此那就這麼定了,就由王公主持文廟的祭拜儀式並負責兩京的科舉選才。”
嘶......主持文廟祭拜儀式沒什麼大不了的,可這負責兩京的科舉選才那可就是這次所有考生的座師了呀~
反對?不行,不行,如果反對會讓人覺得咱們是反對王太保成為這一屆考生的座師才反對的。支持?那...衍聖公的名號可就不歸孔家了......
對呀,衍聖公的名號不歸孔家又不是不歸我家,幹我何事?
再說了,王公有機會成為衍聖公,那是不是就代表王公之後在座的各位也有機會成為衍聖公呢?
“啟稟陛下,臣愚鈍,這孔府衍聖公的封號可是要徹底奪了?這其中幹係重大,還請陛下三思。”
對,這事情得三思而行,不能草率了。
“臣附議,衍聖公的封號自前宋時起已曆經四百餘年一直是由孔府嫡係子孫繼承。咱這大明朝說奪就給奪了,難免會有宵小從中作祟。要是有人借此煽動百姓恐為大明的禍事,還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對,自漢朝興儒教才有了文景之治,自此儒學成了天下文壇的唯一,突然要對孔聖人的家族動手恐怕會很難服眾。
“臣附議,衍聖公傳至今日已經五十九代了,陛下說奪了爵就給奪了,難免會讓人留下口舌。這繕後的工作可得做好了才行,否則難免會給天下人留下話柄,說我大明景泰天子容不下文人。”
是呀是呀,可不能讓人說大明容不下文人。想想遼、金、元,那都是拜孔聖、尊儒學的。
“天下之大,悠悠眾口確實不得不防。啟稟陛下,依臣愚見不如先明示衍聖公一門風績敗壞之過,然後再向天下間問計,天下學子皆可為衍聖公的傳承獻計獻策。再之後,朝廷隻肖找幾位大儒將陛下的意思說出來,再由陛下公布王公當選為孔姓以外的第一位衍聖公,這便是順天應民之舉了。”
嗯嗯,大善,有了這種鋪墊這事情就完美了......呃~好像這風向完全不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