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選官補缺(1 / 2)

朱祁鈺的大駕是在正月裏起程的,身為太子的朱見深沒有再做挽留,朝臣們也沒有人做任何挽留,實在是都知道留不住了。

南邊傳來了新的急遞奏報,位處西洋的趙、劉一眾叛賊經營了多年的島國居然聞風而降。

叛賊降了,本該是舉國歡慶的大好事,可到了朱祁鈺這裏就不一定了,原本準備借著追擊叛賊之名派出大軍征戰西洋諸國的朱祁鈺氣到掀了桌子。就朱祁鈺那麼個長期浸淫在酒色中的身子骨,硬生生憋著一口氣掀翻了厚重的金絲楠木八仙桌,這種事情是景泰朝的第一次,著實讓宮裏宮外都慌亂了一陣子。

皇帝陛下大怒的後果就是反賊們的家眷遭了罪,為首那幾個人所處的宗族有一個算一個都被請到大牢裏喂跳蚤、虱子去了。

“殿下,陛下此去不知何時回返,還請殿下早日決斷補齊各部所缺。”恭送走了大明景泰皇帝陛下南巡之後,看著大殿上空出來的位置商輅滿臉期待。

皇帝陛下帶走了一批人,一批老人。從內閣到六部甚至安全局,一下子騰出來不少位置。有人走就有人來,皇帝陛下帶走的朝廷重臣的空缺是要有人補上的。商輅原本就是朝中重臣,被皇帝陛下給留在京城後發展空間更大了。

“嗯...大司馬所言甚是。”看著商輅上前請命朱見深點點頭應了下來。“著吏部盡快查實空缺並給出擬任補缺名單來。”

“殿下,臣等已經草擬好了一份補缺名單,請殿下定奪。”本來升到尚書銜執掌吏部的左侍郎項文曜都被皇帝陛下給安排去了南京,這會吏部自己都群龍無首了,早有奏本呈上一份大名單請朱見深定奪。

監國,就有了自行任免官員的權力,何況還是以儲君身份監國,隻要名單經過太子爺朱見深認可就能夠立刻生效了。

“吏部尚書李賢?”朱見深第一眼就在名單中看到了請調吏部尚書李賢回京的字眼,腦子裏立刻搜索起與這個名字對應的人。

“這位李尚書久在西安總督軍政,按說也是夠日子該調往他處任職了。如今正好京城吏部缺名,臣等商議後以為該調李尚書回京主持吏部為宜。”

“這位李尚書在西安工作能力如何?”朱見深對李賢有些印象,不久前還有過李賢關於西北治沙的奏報過來。“似乎前不久有一個關於治沙的折子遞了上來,叔皇還誇讚過幾句。”

“回殿下,上折子的便是這位李天官了。”李賢做人圓滑...不,應該說是八麵玲瓏,可以算得上是走到哪裏都有人願意錦上添花幫襯著替他說兩句好話。

“嗯嗯...”朱見深並沒有第一時間回複,腦子裏盡管回憶著關於李賢的點點滴滴。

李賢的能力以前也聽叔皇和各位大臣提起過,但是很奇怪李賢在整個景泰朝卻一直都並沒有被召回京城裏使用。要說李賢不受重用,一路直升穩穩當當以吏部尚書銜總督西安整整兩屆。要說受重用吧...於謙、王文那樣才能說得上是景泰朝被真正重用的人。

“諸位推薦的人選我會擬成折子快馬呈報叔皇,一切請陛下定奪。”雖然朱見深已經有了主意,但仍然還是決定先報給離開京城的皇帝叔叔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