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觸動(1 / 1)

這邊李明的身體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遍布繃帶,傷口也慢慢愈合,但他的身體仍然感到虛弱無比。他躺在病床上,蒼白的臉色和瘦弱的體態表現出了他長時間的病痛和痛苦。

李明接過艾米麗遞來的食物,感到有些矛盾。雖然她是抓走他的人,但在這段時間裏,她一直親自照顧他,給他食物和醫療照料。他明白要想逃離這個地方,必須盡快恢複身體。

艾米麗告訴李明:“李明,你的基因對於我們的生化改造人計劃來說非常有價值,實驗進展得非常順利。利用你的基因改造後的身體正在逐漸適應輻射環境,並且各項身體機能各項指標加強,為未來人類重新適應這個地球提供了基礎。”

李明對艾米麗的話語充滿了擔憂和反思,他說道:“為什麼要改造我們人類的身體,去適應這個新的充滿輻射汙染和惡臭的環境呢?那改造後的人類還是人類嗎?還有人性嗎?人類之所以能夠在我們這個曾經美麗的藍色星球上成為主宰,是因為我們擁有其他物種沒有的東西,那就是對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之心。”

李明繼續道:“自古以來,中國文化強調“天人合一”,這意味著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係,人應該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而不是過度幹預或破壞自然。這一觀念對中國哲學、文化和生活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反映在諸如道家、儒家和佛家等思想體係中。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在工業革命以後強調了資本主義和工業化的發展,追求科技創新和經濟增長。這種發展方式導致了環境破壞和資源枯竭,引發了諸如氣候變化等問題。西方文化中的人類主導和利益最大化有時會忽略對自然界的尊重和保護。”

“現在造成這一切的,難道不是我們所謂的各種進步和發展?科學改造升級進化?你看現在我們的地球被你們這種所謂的科學改造成什麼樣了?你看看你現在什麼樣了?人類的情感和應該有的快樂在你身上有嗎?你覺得你現在的價值點在哪裏?”

李明的思考觸及到了一個深刻的哲學問題,涉及到東方和西方文化之間的價值觀和對自然的態度,反映了對這兩種文化觀念之間的衝突和平衡的關注。他質疑是否應該通過改造人類來適應破壞環境,或者是否應該更多地尊重和保護自然。這個論點提醒我們,在麵對未來的挑戰時,需要權衡科技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以確保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存。

李明的話觸發了艾米麗對人類的感情、價值觀和快樂的深刻思考,觸動了艾米麗的回憶。那個心裏隱藏的痛,那個她沉睡了的情感。她或許應該開始反思實驗室所采取的方法和目標。重新審視自己到底誰追求的,守護的是什麼?

這時門外的士兵匆忙進來打斷了艾米麗的思考:報告,有人正在攻擊實驗室!我們需要立刻采取行動。

艾米麗:(緊張)什麼?誰敢攻擊這裏?我們必須阻止他們!通知所有士兵,守住實驗室!另外啟動生化小隊!

艾米麗匆忙出去,李明心中疑惑,他開始思考,究竟是誰在攻擊實驗室?難道是江陵和小隊成員,還是其他幸存者的行動?同時,他也思考著自己應該如何行動,以確保自己的安全和逃離這個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