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秦王政出世,春秋的葬聲(1 / 2)

李耳喋血函穀關,莊周竊位,為道家掌教。

太上老君麵色陰沉到了極點,周身道韻氤氳,太極圖至寶之威凜冽。

將臣與蚊道人對視一眼,“點子硬,風緊,扯呼!”

將臣也顧不得青銅血棺,化為一團血霧逃遁。

蚊道人化為一團黑霧,撕裂虛空離去。

函穀關外,僅留下了一座青銅血棺,證明著行凶殺人的證據。

八景宮。

太清老子端坐在蒲團上,猛地睜開雙眸,麵色冷淡到了極致,太清道韻湧動,融入天道。

欲借助太清聖人之力,推衍將臣與蚊道人來曆及藏匿之地。

百家爭鋒,道家才問道百家之首,李耳便被偷襲致死,如此惡氣,太清老子怎能咽的下去?

奈何,天道與鴻鈞大戰,天道受損,天機不顯。

饒是太清老子也無法推算出將臣與蚊道人跟腳。

玄都麵色惶恐,行至大殿中,“老師弟子無能,不是那鯤鵬的對手,被鯤鵬竊取了道家掌教之位……”

太清老子麵色沉著,“將臣、蚊道人截殺,鯤鵬竊位,非汝之力可以抗衡!”

“待天道顯現後,清算因果!”

“是老師!”

人族九州。

李耳隕落,這是諸子百家樂意看到的。

道家僅剩下一個莊周、楊朱,再掀不起什麼風浪。

如預料的一般。

稷下學宮,二次論道爭鋒。

百家位序,發生了巨大變化。

首先是墨家,雖代表億萬百姓想法,但卻不契合統治者意誌,遭遇打壓。

沉寂於中流的兵家孫武,受到極大追捧,為當世顯學。

並列的還有釋家。

釋家宣揚逆來順受的愚民之策,更受春秋霸主青睞,得以迅速壯大。

法家堅持嚴刑峻法,有利於統治意誌的執行,亦為當世顯學。

接著才是墨家、儒家、道家。

縱橫陰陽行事太過低調,善於陰處某事,故而淪為末流。

然而人族九州的時局是不斷變化的。

大諸侯吞並小諸侯,霸主吞並大諸侯。

互相吞並後,則又需要休養生息,以儒法愛民來維護統治。

儒、墨、道又成為當世顯學。

春秋的車輪滾滾,周而複始。

春秋爭鳴,百家爭相釋放光彩,輪流當上顯學之位。

直至。

一縷雄渾的帝皇紫氣湧現於趙國邯鄲。

紫氣降世,天地呈異象。

洪荒萬眾大能及諸子百家看到紫氣環繞,皆是萬般驚駭,“天降紫氣垂幸趙國,難不成趙國才是天命所歸?”

“必定是這樣!”

“若非如此,紫氣為何降於趙國?”

釋家牟尼深入人族傳佛數年,深知若想讓釋家稱霸春秋,必須得到統治者支持。

若趙國是天命所歸,此刻不投靠,還等什麼?

投靠,果斷投靠!

釋家牟尼帶著一眾弟子前往趙國。

兵家孫武,則陷入了沉思。

“霸主爭鋒,局勢混亂,還未顯清明,而紫氣卻降於趙國,不對勁,十分的不對勁。”

這時,龐涓恭敬走出,“老師,打聽清楚了,鹹陽城確實有個姓孫的,跟老師夢中所見的黑衣人長相極為神似。”

孫武神情先是一愣,隨後臉上露出神秘笑容,“他既然在鹹陽城,如此看來,秦國才是天命所歸啊。”

龐涓也是懵逼了,“老師何處此言?”

“百家皆是知曉紫氣降於趙國,天命怎會在秦國?”

“你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