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遼差點忘記,今年會發生一件大事,而且離自己不遠。漢靈帝中平四年,西涼軍閥韓遂吞並了西北叛亂的北宮伯玉之後,勢力大增,擁兵十萬,寇略西涼。朝廷命太尉張溫征討,張溫為討逆便抽調了幽州名將公孫瓚的三千騎兵。導致幽燕地區空虛,張純張舉二人趁機起兵作亂,攻取漁陽(今北京密雲一代),割據一方。張舉稱帝,自立為漁陽天子,張純為大將軍,彌天安定王,兩人兵馬號稱有十餘萬,勾結烏桓大人丘力居,攻略冀青幽徐等地,河北大亂。
但讓周遼沒想到的是,這位新鮮出爐的漁陽天子,派出了使者來居然找他了。周遼雖然不知道他到底想做什麼,但也能猜個大概,估計是想拉自己下水了。
山寨大堂內,周遼已經在主位上坐了下來。隻聽大堂內有一個聲音道:“周寨主好大的架子啊”。周遼仔細一看,發現說話的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文人,想必就是張舉的使者了。
“請尊使不要誤會,我家寨主並無對漁陽天子有不敬之意”楊三寶對使者說道:“實在是因為寨中事務繁雜,若有得罪之處,請尊使見諒”。使者聽了楊三寶這般奉承,嘴角不禁翹了起來。
“周某與漁陽天子素未平生,不知此番尊使前來,所為何事?”周遼嘴上說著,心裏卻很不滿意,不知怎的,他總感覺楊三寶有點巴結這個漁陽天子特使的嫌疑。
“天子有詔書,周遼還不接旨”使者一晃他手中的一塊黃布說道。
“有話快說”周遼的的屁股仿佛已經粘在了椅子上,根本沒有接旨的意思。
使者的臉上當即變的很難看,但還是忍了下來,打開聖旨,道:“天子有詔,幽州周遼,和睦敦襄,保境安民,朕心甚慰,特敕封其為右北平太守加中護軍鎮北中郎將,兼領幽燕三十二部兵馬,其部下楊三寶為折衝校尉,潘鳳為騎都尉,石二根為都尉,其餘人等,各有封賞,欽此。周將軍,還不領旨謝恩?”
“哈哈哈”周遼突然大笑道:“好大的官啊,難得漁陽天子這麼看重在下,這可惜在下並不歸漁陽天子統屬,這份大禮,周某恐怕不能收下了”。
“你說什麼?”那使者一臉憤慨的表情,道:“你居然敢違逆漁陽天子的詔書,你就不怕天兵討伐嗎”。
“尊使請便,在下不送了”。周遼冷冰冰的說道。他對投靠張舉這個世上隻做了兩年皇帝的家夥沒什麼興趣,張舉封他那些官職根本沒有任何用處,僅憑幾句花就想拉自己下水,他們未免把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哼,今日之事,我會稟報天子的”。那個使者說完,氣呼呼的走了。
“三寶,你不是說有好消息嗎?”周遼見到使者出了大堂,不滿的對楊三寶說道:“這就是所謂的好消息?”
“軍師,你剛才為何不接受漁陽天子的冊封?”楊三寶不解的的問道:“咱們周邊許多山寨都接受了漁陽天子的冊封”。
“什麼漁陽天子,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周遼道:“以後再有這種家夥來,你就給我打發了他們”。說罷便站了起來,回後堂去了,楊三寶想了想,向大堂外走去。
後堂裏,周遼正在午睡,突然聽到外麵有人敲門,周遼坐了起來,道::“誰?進來吧”。“大哥是我”潘鳳推門而入,道:“我這次來,有話想對兄長說”。
“子鸞但講無妨”。周遼擺了擺手,示意讓他坐下。
“大哥,小弟覺得漁陽天子的招募是個機遇”潘鳳說道。
“子鸞連你也這麼認為?”周遼皺了皺眉:“張純張舉不過是烏合之眾,難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