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蔣天寶這麼一說,感覺他確實是挺委屈的。
下麵,吳子韻轉頭看向張正,忍不住開口問道:“張支,盜竊的量刑是不是太重了?”
張正看了吳子韻一眼,無奈的說道:“這個不是咱們能決定的,這個是法律決定的。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裏,一輛自行車麼,多大點兒事兒?是不是?也就是小偷小摸的範疇。
你偷個東西,動不動判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這個懲罰是不是太重了。
這個說起來,那就有點複雜了。
從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社會治安麵臨挑戰。對於很多80年代出生的朋友們來說,相信對於90年代前期的社會治安情況不會陌生。
我們以西山省為例。
據統計,1991年以來,全省共立車匪路霸案件7435起,其中搶劫案件3501起,盜竊案件2723起,流氓、傷害案件596起,殺人案件166起,哄搶案件77起,其他案件26起。
1995年,全國立案數量已經達到了150萬件
這個數據是不是很嚇人?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案件呢?
認真地說,90年代的情況比80年代更為複雜。
進入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經濟持續發展,人們的生活開始富裕起來。
在社會上,出現了一係列的成功商人,這也就造成了貧富差距突然變大。
老話說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這麼一來,有些人的心理肯定就不平衡了。
與此同時,針對富人犯罪的案件越來越多。
在東南沿海省份,甚至出現了犯罪分子針對外商作案的情況。
由於治安混亂、投資環境比較差,一些外商甚至放棄了投資,直接影響了地區的經濟建設。
還有就是,曆經10多年的逐步發展以後,很多西方影視劇和書籍,開始進入我國。
其中包含了很多色情和暴力內容,眾所周知,當時的很多影視劇和書籍,正在瘋狂試探底線。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人開始照貓畫虎,從事各種犯罪活動。
搶劫、強奸、殺人等等犯罪活動,在公安機關打掉的一係列犯罪團夥中,出現了各種模仿影視劇的組織和外號。
例如有個公安機關打掉一個犯罪團夥的時候,團夥成員的外號,竟然是“陳真”和“李小龍。”
在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前期,我國很多大型企業陸續進行了改革和改製,出現了大量的下崗工人。
當時,很多下崗職工開始另謀出路,或者選擇再就業。
但是,有一些下崗職工開始進行一係列的犯罪活動。
在公安機關打掉的各種犯罪團夥中,發現相當一部分犯罪分子,都是下崗職工。
你說亂成這個樣子該怎麼辦?亂世用重典,所以說,那個時候對於違法犯罪的懲罰都相對要重。
也就是因為這樣,咱們國家才會成為全世界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楚南淡淡的笑著說道:“兄弟,你也不要叫冤,你可不是第一次,這幾年,你可是被咱們逮住了三次,那沒逮住的,可就不知道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