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太元中,武陵⼈捕魚為業。緣溪⾏,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甚異之。複前⾏,欲窮其林。
林盡⽔源,便得⼀⼭,⼭有⼩⼝,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初極狹,才通⼈。複⾏數⼗步,豁然開朗。⼟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美池桑⽵之屬。阡陌交通,雞⽝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著,悉如外⼈。黃發垂髫,並怡然⾃……】
這篇桃花源記是一篇人盡皆知初中課文,若不是因為我的專業和一次意外可能它永遠會被我遺忘在那個少年時期打著瞌睡的課堂之上。
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小學六年寒窗,初中三年窗寒,然後又是渾渾噩噩的高中三年,最後在那細雨紛紛的初夏的考場落下帷幕。
還記得當時走出考場的我,回頭看了一眼自己暗戀許久的校花,腦子裏不由自主的編織出了一個爛掉牙又狗血的青春偶像劇劇情。
此時天氣陰暗,可是她卻一笑傾城,白的發光。走在擁擠的人群好像陽光灑過田野。正當我想上前和她打個招呼時,卻看見她用力向我這邊招手。
哇!我心裏暗想,難道她喜歡我嗎?
可當我剛要向她打招呼,她嘴裏卻喊出一個熟悉的名字,林子聰!等等我!
好尷尬!此時,我僵在原地,看著她飛奔過來牽著我身旁林子聰的手漸漸走遠。
其實這些往事沒什麼特別的,就像我一樣普通到沒有任何特別。而且當初高考成績出來的時候又是被老爸老媽一頓臭罵。
而我當時卻是許褚進曹營,一言不發。自古成王敗寇,社會與學校哪都一樣。
當初高考填寫誌願的時候,帶著雄心壯誌在清華上麵大筆一揮,而當分數出來的時候我卻點了一根華子,那是我從每個月夥食費積攢下來的錢買的。
抽一口咳三下,自我陶醉般的假裝憂鬱神色,其實心裏根本沒有當回事。
而當初我添第二誌願就是隨便亂添的,隻看後麵分數線不是很高,或者說我的先見之明派上了用場。
我被錄取了,那是西安市的一所不太出名的學校。我收拾行囊背井離鄉,在車站我媽在後麵哭,我在前麵憋著噗嗤!噗嗤!的笑著,老爸在一旁破口大罵,他媽的!沒長心的東西!啥也不是!
但是後來聽我媽說,當我坐著火車走了以後,老爸他哭了好幾天
而我到了學校,還是和以前一樣,學習不上不下,生活不好不壞,這也算是我參透了我華夏文化精髓,所謂中庸之道吧?!
而我說的意外,就發生在當我要畢業的時候,我們都要寫一篇和我們專業對口的考古文物處理與鑒別的論文。當時,我們老師領著我們去了當地一個不是很有名的古董攤上做實地考察調研。
老師說,看我們誰的眼力好,能在這裏找到真古董。說實話,這個古董攤上基本數都是贗品,所謂的仿製貨,而且經常有所謂的行家在這裏進進出出撿漏。所以說老師所謂的找出一件真古董,那真的就是大海撈針
就這樣,我們三五成群的在這裏閑逛著,看著那些盆盆罐罐,筆墨紙硯
你還別說,雖然這裏都是一些仿製品,有些東西看著還蠻精致的
就這此時我突然發現一個古董攤上有一幅字畫,上麵有幾個很顯眼的四個大字,桃花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