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小姑父沒說話,林靜繼續勸道:“雖說買房了會錯過單位分房的機會,但你們單位去年才新建的房,表哥沒有分到指標,鐵道部的人越來越多,老房根本不夠分,新房又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建,難道讓表哥的婚事一直擱置著?”
上輩子小姑父家沒趕上最後一批單位分房,後來是集資建房,雖說是便宜一些,但也是要自己掏一半的錢,等房子建好時候趙磊都婚事都拖了七八年。
這其中也與借錢給自己家有關,錢借給自己家了,小姑父家想買房也買不了。
“若是家裏實在沒辦法也就算了,有機會為什麼不早點為兒女的終身大事做準備呢?再說了小姑姑的腿腳也不太好,如今有機會不用爬那麼高的樓,花點錢你們也能早點過上舒坦的日子,何樂不為呢?”
其實林靜也不是真缺錢非拉著他們一起買,而是上輩子得了他們的好,這輩子也想送他們一份好。
趙友良覺得林靜不像是個晚輩,倒像是個過來人在跟自己說話。
不能不說,這話說到他的心坎上了——兒子年紀不小了,家裏那屋子隻怕娶不到好媳婦,錯過分房指標是可惜,耽誤兒子的青春那就一輩子都不能挽回了。
三千塊他確實拿不出來,但若是幾家親戚湊錢一起買那還是能湊出錢的。
“人家可是要四五千塊錢,你家能拿出多少來?”趙友良也不怎麼的,林雲明明站在身邊,他就覺得做主的是林靜。
林靜道:“沒事,你給小叔打電話,幫他下決心來市裏教書,他肯定願意在這裏買房的,幾家人一起買,肯定是夠的。”
趙友良僵住了……我自己都沒下決心,還怎麼幫他下決心?
外甥女根本就沒聽自己說話。
“這裏的待遇比縣城好,房子跟他的新單位也不遠,二嬸趁著還年輕換個地方找工作也容易,幾家人住一起以後也方便相互照應。”林靜繼續說著其中的好處。
家裏的小叔和小姑姑都離開了鄉村,到了更大的城市,一年不是過年基本不會見麵,如今奶奶去世了,以後連過年見麵的機會都會少了。
若是幾家人的房子買在一起,以後相互之間確實好照應一些。
姑父雖然不是血親,但他是本地人,家裏親戚不少就在市裏,就在單位附近買房子沒多大的影響。
趙友良覺得外甥女是真變了,以前是絕對說不出這樣的話來的,但真的讓人很心動,怎麼辦?
那一排房子有二三十間,若是幾家人共買的話,壓力就沒那麼大了,自己家可就住得舒坦很多。
趙友良想的是怎麼說服小舅子,根本就沒想過大嫂張翠英還根本不知道這件事,就連站在旁邊的林雲都是剛剛才知道她妹妹說的花錢居然花這麼大。
“那最後一件事情是什麼?”趙友良按捺住心裏的激動,盡量顯現出長輩的“穩重”。
林靜指著林雲手裏抱著的一壇子辣白菜和拖拉機上的一壇辣蘿卜道:“我想給你們食堂供應這些菜,想小姑姑幫我們引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