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孤立的岩石,三十米長,二十米寬,高出水麵幾乎還不到十米——這是唯一沒被太平洋海水淹沒的土地。
“花崗石宮”的廢墟全在這裏了!高大的石壁崩塌下來,砸成碎塊,幾塊較大的岩石堆砌起來,形成這塊陸地。被炸成兩爿的夏池的較低火山錐、鯊魚灣的熔岩峽口、眺望崗的高地、安全島、氣球港的花崗石塊、達卡洞的玄武岩,甚至連遠離爆炸中心的又狹又長的盤蛇半島也包括在內;所有周圍的一切都消失在海洋深處了。林肯島隻剩下這條長方形的岩石,它現在成了六個居民加上荏憫的避難所。
牲畜都在這場災難裏死去了。鳥類和島上的幾種典型動物有的壓死,有的淹死;令人歎息的是,不幸的盜賊也被活活壓死在地底下了!
荏憫、伊達蓮、墨白、羅莎這幾個人並沒有死,原來當時他們聚集在帳篷底下,在荒島被炸得粉碎,然後象雨點般向四麵八方落下來的時候,他們被拋到海裏去了。
當他們浮到水麵上來的時候,隻看見半錨鏈以外有這麼一堆石頭,於是他們就遊過來,在上麵站住了腳。
他們在這堆光石頭上已經活了九天了。不幸的居民們隻剩下在遭難以前從“花崗石宮”的倉庫裏帶出來的一些糧食,再有就是岩石低窪處的一些雨水。他們最後的希望——新船——也已被砸得粉碎。他們沒法離開這堆礁石:既沒有火,也沒有取火的方法。看樣子他們是非死不可了。
雖然他們盡量節省糧食,每天所吃的隻夠勉強對付著活下來,但是到十日後,到底隻剩了兩天的餘糧。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全部的科學知識和智慧都沒有用處了,隻有上帝在掌握著他們的命運。
荏憫還是那麼沉著,羅莎就比較急躁不安了,墨白則憋著一肚子氣,在礁石上走來走去。伊達蓮一刻也不離開工程師,望著他,好象在向他求援(但是他也沒有辦法!);他們通更是隻好聽天由命。
“唉,真倒楣!真倒楣!”荏憫不住嘴地說。“要是能有一個核桃殼把我們載到達抱島去也就好了!但是我們什麼也沒有,什麼也沒有!”
“尼摩船長死得倒是時候。”羅莎說。
在這以後的五天裏,荏憫和他的夥伴們非常小心地節約他們的糧食,他們吃些東西隻能使他們不至於餓死。他們的身體都十分軟弱。伊達蓮和墨白已經顯出精神錯亂的症狀來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能保持一線希望嗎?不能!他們還有什麼機會呢?盼望有船進到礁石的視線範圍裏來嗎?根據以往的經驗,他們了解得很清楚,船隻是從來不到太平洋的這一部分來的。要是恰好在這時候,蘇格蘭遊船到達抱島去找艾爾通,那可真是天意;他們能指望這一點嗎?這簡直是不可能的。再說,居民們並沒把通知送到達抱島說明艾爾通換了地址;因此,即使鄧肯號真的到過那裏,船長搜遍全島也找不到,那時候他們準會回到緯度較低的地區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