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賀拔允:陛下英武,有太祖 武宗(1 / 3)

第132章 賀拔允:陛下英武,有太祖 武宗遺風!

在平定苗疆叛亂後,趙鈺留下方哲及其麾下諸將整編俘虜,自己則帶著張繡、王雄誕、陰壽並五萬士卒出登龍關,南下安南府,與鎮南將軍曲振彙合。

隨著登龍關收複,朝廷與被隔絕在外的曲振部重新恢複了聯係。

而據探子傳來的消息,曲振那邊的情況並不是非常樂觀。

因為,緬國趁著苗疆叛亂的機會,已經出兵安南府了!

被叛軍截斷後路,後勤斷絕的曲振,在緬軍一浪高過一浪的攻勢下節節敗退,如今已經丟掉了近半安南府,形勢可謂是岌岌可危。

這,便是趙鈺繼續領兵南下的最重要原因。

安南府,得知趙鈺親自前來,曲振親率眾將出營相迎。

見到趙鈺後,曲振忍不住淚流滿麵,長跪不起。

“罪臣參見陛下!”

“曲將軍起來吧。”

戰馬上的趙鈺皺眉看著眼前的中年將領,淡淡說道。

“如何治罪,等到先將那些緬賊從我大楚境中趕出去後再說吧!”

說罷,策馬從曲振身旁走過,向大營走去。

“罪臣,謝過陛下。”

見趙鈺沒有當場治自己的失地之罪,曲振心頭微鬆了一口氣,轉過身,朝趙鈺的方向重重磕了幾個響頭。

陛下此舉,看這樣子自己是有機會將功折罪的……

帥營之中。

等到眾將入營,依次坐下,趙鈺方才望向曲振。

“曲將軍,說說如今情況吧。”

“微臣遵命。”

曲振起身,向趙鈺及一眾將領介紹起戰況來。

原來,就在趙鈺平定叛軍的這一個月內,安南府靠近緬國邊境的甸林、淶曲、阜寧三城已全部被緬軍攻陷。

隻是當緬軍聽聞楚國大軍攻陷綏寧城後,主將吳建寧便主動停止了攻勢,反而轉手對三城城防進行加固。

聽到曲振這般說,趙鈺皺眉問道:

“緬國主將不是那武衛將軍黎世昌?”

曲振的臉皮紅了一紅,低聲道:“回陛下的話,並不是那黎世昌……”

趙鈺猛一拍扶手,怒聲道:

“若是那黎世昌,朕倒不會這般憤怒,畢竟黎世昌乃是緬國名將,和我大楚,和曲卿打了這麼多年交道,莫說是朕,在座諸位都知道他的能耐,後勤斷絕的情況下,敗在他手中並不丟人。如今曲將軍你卻告訴朕,那黎世昌還未出手,你就被那什麼吳建寧打得丟盔棄甲,連丟三城?”

曲振麵色更紅,低聲道:

“回陛下的話,罪臣此番敗軍失地,本無話可說。但罪臣此次之敗,並不是敗在那姓吳的身上。”

“這麼說,曲將軍是準備把責任推卸到那叛軍身上了?”

趙鈺冷聲道。

就在此時,一名將領忍不住站起身來,向趙鈺行禮後,大聲道:

“陛下,苗疆叛亂之初,曲帥麾下士卒還有足夠支撐一個月的糧草,堅守到陛下來援綽綽有餘。隻是由於儲備糧草的旬林城被內應打開了城門,旬林守軍猝不及防下被緬軍偷襲得手,近半糧草落入緬軍手中,這才……”

“杜忠,莫要說了!”

曲振低聲朝那名年輕將領吼道。

“讓他說!”趙鈺看了曲振一眼,冷聲道,“朕倒要想問問,這內應又是何人?”

“還不是那些苗疆的蠻族山民!”

杜忠恨聲說道。

“杜忠!”

曲振低吼出聲。

“大帥,陛下到了這裏,難道大帥不說,陛下就查不出來嗎?大帥你對那些蠻族怎麼樣,大家心裏都清楚,也更明白為何這樣,但那些混蛋把大帥坑到這般地步,難道大帥還要護著他們嗎?”

聽到杜忠這般說,曲振渾身一震,頹然歎了一口氣,不再言語。

“山蠻?這裏麵還有山蠻在其中搗鬼?”

趙鈺皺眉問道。

山蠻一族,是居住在緬楚交界的蠻族部落,在前漢時期,便是中央政府極為頭疼的民族之一,每隔五六十年,便要派朝廷大軍前去清剿鎮壓一番。

這些山蠻人驍勇善戰,又不服王化,降而複叛,叛而複降,那是他們的家常便飯。

隻是由於他們居住在山林之中,極難剿滅,因此楚國建立以後,自太祖開始,便對他們施行安撫政策,以穩定西南局勢,將楚國重心放到北伐之上。

剛開始,在楚國大軍的武力威懾之下,山蠻頗為恭順。

但隨著仁宗登基後,整個楚國開始實行“崇文抑武”政策,在武臣地位下滑的同時,也使得軍隊戰力大幅下降。

楚國武力威懾日漸不足,山蠻便又漸漸開始活躍了起來。

當年西南兩府的叛亂,便是山蠻一族率先起事的。

在武力不足以威懾西南蠻族的情況下,楚國君臣不得以開始以賞賜金銀錢帛的方式對山蠻進行拉攏,以防山蠻倒向緬國那邊,使得西南局勢更加惡化。

但山蠻的胃口也在這種綏靖政策下越養越刁,那些頭人開始逐漸不滿足於自己如今的地位,開始幻想著能夠裂土封疆,成為苗疆無名有實的實際掌權者,於是暗地裏和緬國眉來眼去起來。

誰給的價碼高,他們就倒向誰那邊,典型的牆頭草。

而這次苗疆叛亂,緬國入寇,顯然就是以往楚國君臣安撫綏靖政策徹底失敗的產物。

“夷狄,知小禮而無大義,拘小節而無大德,重末節而輕廉恥,畏威而不懷德,強必盜寇,弱必卑伏,此禽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