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魏延:這位嶽將軍,你也不想(1 / 3)

第139章 魏延:這位嶽將軍,你也不想……

嶽州身穿齊國將領的製式鎧甲,跨坐在馬背上,遠遠望去,頗有一種英姿颯爽的威武氣概。

但如果湊近了看,就會發現,嶽州的臉上滿是木然的神色。

誰曉得,他那一日經曆過多少屈辱。

當日他一心求死,隻是那魏姓楚將並未殺他,而是讓人把自己捆住手腳,倒掛在樹枝上,頭下腳上,說是要讓他嚐嚐輯事府的手段,然後再做決定不遲。

嶽州當時就哈哈大笑,說道,哪怕是千刀萬剮,特也絕不會皺一下眉頭。

他若是開口求饒半句,就不是齊國好男兒!

但那叫魏延的隻是笑眯眯看著自己,然後讓手下士卒用一張又臭又破的絹布罩住自己的臉龐。

那股腥臭至極的味道,哪怕過了一兩日,他嶽州依然記憶猶深。

接著,他便發現,那楚人開始將水倒在破布上。

他心中的不妙之感愈發濃烈起來……

一張又一張的絹布就這樣被疊著罩在了他的臉上,冰涼的水滴順著自己的臉龐向下流淌。

逐漸加劇的窒息感,慢慢溺斃而亡的陰影,就這般一點一點吞噬著自己的理性,放大自己的恐懼。

這種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折磨,遠比所謂的刀劍加身,千刀萬剮還要來的恐怖。

嶽州總算明白,為什麼那魏延方才看自己的眼神,就像看一個勇士一般……

這楚國輯事府弄出來的刑罰,簡直讓人想痛痛快快求死都不成!

所以,最終,嶽州還是屈服了。

他投降了,成為了他口中的不齒之人。

他眼睜睜的看著楚軍將自己千辛萬苦押運的糧食轉手送給了宿瀑縣的百姓,並在對方的感恩謝德中,出了縣城,朝著下一個目標進發。

他甚至親耳聽到,那些縣裏的鄉紳族老,竟然還敢告訴楚軍,宿瀑縣向北約二百裏,有一座規模頗大的軍馬場,裏麵至少養了近三千匹馬匹。

隻不過,想要抵達那裏,要經過數個鄉邑,還要渡過峰首河才行。

然後,嶽州便看到那兩員楚將湊到一起嘀嘀咕咕一陣後,將不懷好意的目光投向了自己。

嶽州第一次有了一種感覺。

他,堂堂齊國將領,這次可能恐怕大概也許真的要當大齊的叛徒了……

第二天,他的預感便應驗了。

“這位嶽將軍,你也不想再嚐嚐昨日生不如死的滋味吧?”

在對方毫不客氣的威脅下,一臉屈辱的嶽州隻得咬牙答應下來,這一路北上,為楚軍作掩護,替他們詐開城池,讓楚軍能夠順順利利北上。

第一次當叛徒,嶽州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放不開。

但後來做的多了,他也索性破罐子破摔,整個人徹底麻木了。

對於詐開城池,他嶽州敢打賭,這整個齊國的將領,都沒有自己做得駕輕就熟,得心應手。

……

兩千齊軍就這樣順風順水,一路向北。

望著遠處的峰口縣城,魏延扭頭,對嶽州露出一張笑臉。

“接下來,還是有勞嶽將軍了。”

雖是自己的俘虜,但這段時間北上,若沒有此人,也不知道要多出多少麻煩來,因此魏延也願意賣對方一個麵子。

之所以選擇峰口縣,是因為此處是峰首河南岸最大的縣城,也是最好的渡河地點,岸口開闊,水勢平緩,有大量船隻可供楚軍使用。

隻要拿下此處,渡過峰首河,楚軍便可以最快速度直奔軍馬場。

嶽州心中苦笑,但表麵上卻說道:“魏將軍說笑了,嶽州敗軍之將,如今所為,隻是求活命而已。隻是,這一路行來,雖然詐開了幾處鄉邑,但時間一長,難免會走漏消息。還請將軍做好最壞的打算。”

魏延淡淡掃了嶽州一眼,道:“無妨,嶽將軍盡力便是。若真是不成,再強攻不遲。”

有自己這個九品宗師境坐鎮,他根本不怕出什麼意外。

這尋常鄉裏,出現高手的幾率微乎其微。

聽到魏延這番話,嶽州這才鬆了口氣,朝魏延高覽兩人拱了拱手,帶著數名扮作自己親衛的魏延親兵,以及近千“齊軍”,縱馬向遠處的鄉邑奔去。

看著嶽州的身影漸漸消失不見,高覽走到魏延身旁,低聲說道:

“文長,我覺得這嶽州恐怕要搞鬼。”

魏延詫異的看了高覽一眼,問道:

“你是怎麼知道的?”

高覽從鼻孔裏“哼”了一聲,道:

“我問過那些俘虜,從他們口中,得知這嶽州性格耿直謹慎,一向對齊國忠心耿耿。如今投降,不過是礙於你文長的手段,這才不得不委屈求全。但他怎可能眼睜睜看著伱我領兵劫了這軍馬場,定會有所動作。前麵那些,隻不過是為了麻痹你我罷了。”

聽到高覽這般說,魏延心中頗為驚異。

你這個濃眉大眼的,如今也會分析起情報來了?

而且這分析的聽上去似乎還頗有道理的樣子。

心中雖然這般想,但魏延表麵上卻是不置可否。

“將軍所言,也不過隻是猜測,你我有所準備,靜觀其變就是。”

說罷,魏延讓麾下剩餘一千士卒到路旁樹林中休息,隻等嶽州詐開城門,便一擁而上,奪下峰口縣。

與此同時,嶽州騎著戰馬,在“親衛”的護衛下,來到峰口縣城外五十步左右,對著牆頭上緊張注視著自己的守卒高聲喊道:

“吾乃運糧官嶽州,受謝將軍之命向前線運送糧草。如今回返,路過峰口縣,隻想要讓將士進城休息一番,爾等卻為何關閉城門,將本將和麾下兄弟阻隔在外?讓你家縣令出來回話!”

伴隨著嶽州的話語,身後的近千士卒齊齊揮動手中的兵器,口中更是高聲呼喊著“開門,速速開門”。

鐵製的矛頭劍刃在陽光的照耀下映射出耀眼的光輝,把城頭上的士卒們直嚇得瑟瑟發抖。

城牆後,得到消息的縣令徐欣望著下方的人群,隻覺得滿嘴都是苦澀的味道。

今天清晨,他得到鄰縣縣令讓人快馬來報,說是這幾日有楚軍扮作齊軍模樣,詐開城門,劫掠縣中糧食,他不幸中計,因此特地差人抄近路,告知周圍諸鄉諸縣,莫要中了楚人詭計。

卻不料,清晨得到消息,這中午都沒到,對方便已兵臨城下。

他們這縣中僅有不足五百且缺乏訓練的府兵,對上這些如狼似虎的楚軍,又如何能勝?

“自己若是開門,等到對方入城,已是大勢去矣。”

“可自己若是不開門,以峰口這一區區小城,四五百士卒,又如何是這些如狼似虎的楚軍對手。到時候惹得對方不快,血洗整個縣城,那本官可就罪過大了。”

如今之勢,為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