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這千匹戰馬的意義,對於整個楚國而言,非同一般!
感歎過後,關昊蒼方向魏延高覽兩人詢問道:
“兩位將軍在東昌府十多日,如何看待當下齊軍戰力?”
魏延抱拳起身,道:
“大帥,末將與高將軍兩人在東昌府內所遇齊軍,皆為守城府兵,末將也曾問過嶽州與蕭成濟兩位齊軍將領,都說,不久前,江北三府的大部分齊軍戰兵奉齊軍水師統帥張兆興的命令,調到前線,因此除府城外,諸多鄉邑村縣隻剩下堪堪守城的府兵。”
“末將以為,大帥一戰破敵。齊軍遭受重創後,主力戰兵損失大半,再加上後方空虛,此時正是北渡滄龍江,收複失地之良機。還望大帥明察!”
聽到魏延這般說,關昊蒼隻是微微頷首,但卻沒有表態。
不過,帳中諸將卻各個摩拳擦掌,隻待他一聲令下,便揮師北上。
一些性急的更是自告奮勇,出言向關昊蒼求取先鋒之職,為大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對於諸將的表情,關昊蒼看在眼中,心中微歎一聲,望向下首的杜預。
“元凱,你覺得,此時可是出兵之良機?”
杜預道:“若按常理,齊軍大敗,我軍大勝,自當乘勝追擊。隻是,卑職卻覺得,此時渡江,並不是最好的時機。”
知我者,杜元凱也!
聽到杜預這般說,關昊蒼在心中發出一聲感歎。
原本,自己還怕被諸將求戰之心裹挾,不得不提兵北上,如今有他這位陛下心腹和自己站在一起,有些話也就可以和這些急著立功的將領們說一說了。
“元凱倒是與老夫不謀而合,老夫心中也是此意。”
“大帥,這是為何?”
一名將領忍不住出聲發問。
“為何?最大的原因,就是糧草!”
關昊蒼沉聲說道:
“去歲夏天,嶺川諸府澇災嚴重,糧食欠收,戶部餘糧並不充裕。我們在滄龍江以南以逸待勞,自然不需消耗太多糧草,但如果渡江北上,運輸糧草的成本就會大幅度提高。齊國君臣知曉我等北上,自會調集大軍與我們作戰。還有,你們莫要忘了,陛下在南疆還與緬國交戰呢!”
“兩線作戰,糧草供應本就緊張。如果我軍貿然北上,在江北與齊軍相持日久,消耗糧草的數量就會急劇增加,萬一糧草供應維持不上,那麼敗的就將是我們了!到時候,你我等人又有何麵目去見陛下?”
此言一出,諸將心中一驚,紛紛沉默思考起來。
杜預看著皺眉思索的眾將,開口補充道:
晉國?!
聽到這兩個字,眾將的臉色頓時變了,關昊蒼也不由麵帶詫異的看向自己這位向來謙虛謹慎的參軍。
自己隻想到了糧草,而杜元凱已經是站在國與國的角度看待這場戰爭了。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關昊蒼心中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感歎來。
晉國位於中原,自身實力遠超楚國,若是那司馬德廣受邀出兵,對於楚國而言,無疑是個噩耗。
杜預這一番話,瞬間便將眾將的求戰之心打消了一大半。
最終,關昊蒼下達命令,諸軍在按兵不動,收編降卒的同時,派出斥候密切關注齊國和晉國動向,並且將此戰情況飛書傳信,告知朝廷百官,遠在南疆的天子,以及滄龍江上遊的範鎮部。
…………
齊國,東都,含元殿。
“是朕害了張卿啊!”
龍椅之上,齊國天子王匡看罷謝文淵的奏疏,麵對百官,痛心疾首的說道。
“若不是此計,我大齊焉能損失三萬餘精銳士卒!”
齊國無論人口,還是國土麵積,都遠小於晉楚兩國,這一戰損失三萬士卒,對於齊國而言,可以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金殿之中,齊國百官連忙跪伏於地,出言勸慰天子。
“還請陛下節哀,此次戰敗,是臣等之責,請陛下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