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趙鈺:朕覺得,授人以魚,倒不(1 / 3)

第149章 趙鈺:朕覺得,授人以魚,倒不如授人以漁!

“這是原來的傷兵營?”

站在營地門口,看著匾額上那【杏林院】三個大字,從五仙教返回的杜炎齊一時間有些愣神。

“巫相大人,這裏是陛下信中所說的傷兵營?”

杜炎齊身後,數名身穿苗族服飾的五仙教弟子同樣有些疑惑。

杜炎齊沒有回答。

眼前這座被命名為“杏林院”的傷兵營,可以說是完全顛覆了他對於傷兵營的認識。

說實話,占地這麼大的傷兵營,他還是頭一次見。

而且,這裏完全沒有以往傷兵營中那種死氣沉沉,感受不到任何希望,隻能聽天由命的感覺,更沒有以往傷兵營那般汙水橫流,遍地汙穢。

隔著大門,杜炎齊可以看到許多傷兵在營中或走或坐,相互談話。

細看之下,這些傷兵的傷口處,都被紮上了幹淨的繃帶,他們的眼神也不似自己去過的其他傷兵營那般,除了絕望,再無其他,而是包含了一種名為希冀的光芒。

在營房各處,都有許多頭上綁著紅色布帶的護工,或是打掃庭院,或是搬運衣物,從他們的臉上看不到半分強迫的神色,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平和。

這……真的是傷兵營?

杜炎齊心中再次發出一聲感歎。

這座傷兵營的配置,對於杜炎齊來說,簡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太奢侈了!

為了那些處於最底層的士卒,值得嗎?

值得!

完全值得!

這是趙鈺給出的答案。

趙鈺親自將杜炎齊等人引入杏林院中,耐心的解釋道:

“其實,戰場之上,戰死的士卒總歸是少數。軍隊之所以傷亡那麼大,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戰後傷卒沒有得到有效救助,使得傷口惡化,最終不治身亡。”

杜炎齊身後那數名五仙教弟子,是趙鈺給傷兵營準備的醫官。想要讓他們聽從自己的安排,必須將道理掰開揉碎了給他們講清楚,以免他們升起抵觸情緒來。

醫毒自古不分家,善用毒者,更善醫。

五仙教雖然以毒術、蠱術聞名江湖,但苗疆中人皆知,五仙教的醫術也是一絕。

而派遣教中弟子擔任杏林院醫官,也是此次五仙教就教中高層叛亂一事向楚國朝廷表示歉意的方式之一。

“草民願聞其詳!”

杜炎齊恭敬拱手問道。

對於這位少年天子,他自認為看得很清楚,是個有的放矢的主兒,所做事情雖然起初看起來有些叛經離道,但日後的事實都證明了這位陛下的眼光之長遠毒辣。

而且,江湖中人用真氣治病療傷,又和尋常百姓、行伍的施針下藥有所不同。

“依朕來看,單憑醫術,雖然能治愈傷病,但如果想要讓患者更快痊愈,照顧病患也同樣重要。而照顧病患,首要者,便是用心。”

趙鈺之所以這般說,是因為前世的曆史,已然給了他足夠的信心。

傷兵救護,或者說戰場救護,在後世是一門單獨的專業學科,而讓其發揚光大的,則是那位傳奇護士,南丁格爾。

在前世十九世紀,西方的科學技術已經有了充足的發展,但戰場上,傷兵的死亡率卻始終沒有下降,一直在三到五成之間浮動。

克裏米亞戰爭爆發後,由於沒有護士且醫療條件惡劣,英國的參戰士兵死亡率高達42%。南丁格爾主動申請擔任戰地護士,率領38名護士抵達前線服務於戰地醫院,為傷員解決必須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對他們進行認真的護理。僅僅半年左右的時間,傷病員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2%。

而在趙鈺看來,這種仁心仁德所造就的奇跡,或許也能在這個封建的時代被自己喚醒。

雖然沒有前世十九世紀那種較為先進的醫藥條件,但大楚所在的這個世界,可是點出了一項名為“真氣”的黑科技。

“如今杏林院主要收治的是官軍和俘虜中的傷病員,等到朕率大軍回京之後,杏林院的診治範圍將包括嘉興府一府範圍內的普通百姓。”

趙鈺介紹著自己對於杏林院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