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趙鈺:勿謂言之不預也!(1 / 3)

第151章 趙鈺:勿謂言之不預也!

三千精騎護衛著趙鈺,沿著官道一路北上。

被張繡、王雄誕簇擁著的趙鈺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思索著此次率軍平叛的利弊得失。

他率軍禦駕親征,平定苗疆叛亂,擊退緬國大軍,證明了自己的軍事能力。

任命杜預為參軍,協助輔國將軍關昊蒼一舉殲滅齊國水師主力,則證明了自己識人用人的眼光。

憑借著這兩點,他這個皇帝在軍中的威望甚至能夠超越諸如關昊蒼、曲振這樣的老將宿將。

在楚國崇文抑武的政策下,武將的處境遠比文官要來得艱難,若不是楚國周邊有強敵環伺,諸如輔國將軍關昊蒼這樣的軍中大佬、定海神針,也難免受到文官的打壓排擠。

身為皇帝的自己,此次做出的舉動,足以向這些軍中的老將表明自己的態度,讓他們逐漸從中立轉向支持自己。

借助這兩點,他就能將軍權牢牢把握在手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天子。

除了徹底掌握軍權之外,趙鈺此行的另一大收獲,則是將苗疆民心徹底收攏,並逼著五仙教表態,讓這一苗疆大派徹底投向楚國。

秦良玉這位女將就是五仙教給自己的見麵禮。

雖然她的統帥能力在華夏史上難進前五十,但也是一位極其優秀的統帥。

更何況,由秦良玉所訓練出的白杆精兵,也不愧為特殊兵種。

張繡坦言,若是他單人獨騎陷入千名白杆精兵的包圍之中,就算想要突圍,也要大費周折,甚至一不小心還有隕落之危。

但對於秦良玉接下來的安排,卻讓趙鈺頗有些頭疼。

諸國重男輕女之風盛行,極少有女子從軍,更遑論為將了。

若是他不顧群臣反對,執意讓秦良玉從軍,那麼日後定會風波不斷。

思前想後,最終趙鈺想出了一個折中的法子,等到回京之後,讓她這個小姑娘先行訓練出一批女兵,負責保護後宮諸妃的安全。

等到群臣逐漸習慣下來,秦良玉又立下功勞後,再安排她入京為將不遲。

到那個時候,群臣想來也沒了阻攔的理由。

趙鈺心中這般想到。

“這該死的天氣!”

王雄誕抹了一把額頭的汗珠,抬眼向著懸掛在天空中的那個大火球望去,罵罵咧咧的嘟囔道。

這才剛過五月,這溫度就比去歲同月高出五六度來,熱得讓人有些懷疑人生,就如同進了夏季一般。

趙鈺接過一旁秦良玉遞來的毛巾,向她遞了個感激的眼神,胡亂擦了擦臉,心情不由得變得沉重下來,看向摘了兜鍪的王雄誕,歎了一口氣。

“看這天氣,今年老百姓的日子日子恐怕不好過啊。”

自嘉興府一路向北,嘉寧江以南還好,自從過了嘉寧江,越往北走,這旱情越是肉眼可見。

看著官道兩旁逐漸溝壑幹涸的田地,以及田地上那一道道觸目驚心的裂口,以及表層翹起的一塊塊硬皮,趙鈺得勝回朝的喜悅,也漸漸消散無蹤。

他特地尋了老農來問,才知道,這嘉寧江以北,自四月份以來,已經有一個月沒有再下過一滴雨了。

在渡過嘉寧江時,趙鈺也發現,嘉寧江的水位確實非常低,低到甚至露出了江邊一大片的河床。

雖然江邊有著一些憑借人力或是畜力來推動的水車這樣的引水工具,但這些水車,一來屬於那些大戶豪強,二來隻能把將水引到距離江邊較近的田地,稍微遠一些的,就無可奈何,隻能靠人力或畜力,肩扛手挑,但這樣所能輸送的水量,對於大片大片的田地而言,無疑是杯水車薪。

春旱!!

趙鈺望著幹裂的田地,心情糟糕到了極點。

他已經可以想到,等到大旱徹底降臨,對於那些缺乏抗災能力的自耕農來說,將是多麼沉重的打擊。

人禍方解,天災又至,這八個字,不止說的是現在,更是大楚這近三十年來最好的寫照。

自己身為天子,受萬民供奉,自當為他們排憂解難。

也幸得國庫充裕,一些事情可以提前安排上日程了。

趙鈺收回思緒,看向遠處隱隱顯現的城郭。

神京,將至。

“你是何人,竟敢阻攔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