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陰陽家,昔日秘辛!
批閱完奏折,已是傍晚時分。
“聖上,陰陽家的韓先生已經在殿外候著了。”
趁著給趙鈺端茶的機會,高力士悄聲說道。
趙鈺微微頷首,抿了一口略帶苦澀的茶水,道:
“讓他進來吧。”
很快,韓庭荒在內侍的引領下進入殿中。
“草民拜見陛下!”
身穿陰陽道袍的韓庭荒向趙鈺恭恭敬敬施了一禮。
“賜座,賜茶!”
趙鈺說罷,饒有興趣的看向韓庭荒,道: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大楚想要成就一番霸業,需要招攬各行各業的人才。魔門的天陰閣已經投效於朕,投效於大楚。如今陰陽家願意為朕,為大楚效力,朕自然歡迎。”
“我朝設有欽天監一司,負責掌天時星曆,演天文曆數。百家之中,你陰陽家推崇‘五德始終’,也擅星象曆法。若是韓先生有意,可入欽天監擔任監副一職。”
欽天監設有監正和監副,但哪怕韓庭荒修為再深,學術再精,他身為天子,也不能將其一下提拔到主官位置上。
這樣做,一則難以服眾,二來有損皇威。
“欽天監?”
韓庭荒聞言,眼中露出沉思之色,開始琢磨起趙鈺的用意來。
對於楚國的欽天監,他也知道一二。
這欽天監中官位最高的監正也不過是正五品,在朝堂上的存在感不高,但這一部門在楚國的地位,卻是極為特殊和超然的。
欽天監算是古代的國家天文台,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負責總結氣象變化規律,頒布曆法,指導農耕;二是觀察星象,解釋諸如日食、月食等各種奇異天象,減輕民間因天象變化而產生的恐慌。
作為陰陽家,以日月星辰為師,天地五行為友的韓庭荒更明白,星象的變動,和一國的人事變更有著隱隱的對應關係。
因此,楚國天子的這個提議,算是極其符合陰陽家弟子這一身所學的。
更何況,陰陽家若是在欽天監紮下根來,有了楚國官方的背書,在江南無論是傳播學說、擴散影響,或者是招收門徒,都能便利許多。
且欽天監基本上不參與朝堂爭鬥,可以讓陰陽家弟子能夠安心做學問。
想到這裏,韓庭荒在佩服眼前這位少年天子眼光的同時,更是幹脆利落的答應了下來。
“陛下,我陰陽家學派能為大楚所用,能夠造福楚國百姓,是我陰陽家的榮幸!陛下有所驅馳,我陰陽家弟子自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解難!”
晉國以道家為榮,緬國以佛門為尊,陰陽家在江北,根本沒有絲毫立足之地。
如今這楚國天子拋出橄欖枝,他們若是再扭扭捏捏,恐怕等到反應過來時,這楚國也被聖門那群門派給瓜分了!
聖門弟子,皆是被道家、儒家和佛門打壓的旁門左道,或者說下九流弟子聯合形成的一個龐大門派聯盟。
這其中的下九流,不乏刺客、妓女、商賈等。
“好!韓先生真是爽快之人!”
見對方幹脆利落的答應了下來,趙鈺不由撫掌而笑。
有了陰陽家的加入,再加上聖門諸派,以及孫思邈背後的醫家,這百花齊放、百花爭鳴的局麵即將拉開帷幕,這樣的場景,單是想一想,就讓趙鈺為之心潮澎湃。
定下了君臣名分,韓庭荒的心態頓時放鬆了下來,開始向趙鈺介紹起陰陽家的來曆和諸多學說來。
在道家八百年的發展過程中,先是注重男女房事的原始道教從其中分離而出,逐漸演變為聖門中的五星門,漢朝建立初年,道家開始逐漸向朝廷靠攏,一部分道家高層不接受道家的上層化,從道家分離而出,劍走偏鋒,自成一派,以追求天人極限。
道家講究順天應人,以順應天命,合乎人心,而陰陽家則認為天地之力是可以借勢引導,化為己用的,而非一味順從。
在這個思想的指引下,陰陽家最核心的學說“五德始終”應運而生。
五行之說,早在千年前便已出現,所謂水日潤下,火日炎上、木日曲宣,金日從革,土爰稼檣是也。自古以來,便有“天有六氣,降生五味”之說,五味就是金味辛,木味酸,水味鹹,火味苦,土味甘。故音有五,是為角、征、宮、商、羽;味有酸、甘、苦、辛、鹹;色則青、赤、黃、白、黑,均與五行相配合,相生相克,循環不休。
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神。所以能一統天下者,必須得到五行中其中一德才成。五德就是金木水火土,每德到了一定時期就會衰落,而另一德就會代之而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