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農家出山,天子壽辰!(1 / 3)

第174章 農家出山,天子壽辰!

縣城外,泥濘不堪的小路上,一群兵丁,正簇擁著一輛馬車,向著縣城的方向行駛。

方下過一場小雨,布滿石子的小路變得更加濕滑,這讓馬車在行進間愈發顛簸起來。

這時,一名兵丁掀開車廂的布簾,向裏麵探頭望去,同時關切的問道:

“虞大人,您感覺如何?”

臉色有些蒼白的虞翻深吸一口氣,道:“本官也是命苦,坐不得這馬車,也罷,和爾等一道步行便是。”

說著,手扶著馬車廂壁,就要起身下車。

那兵丁臉上現出為難之色,猶豫道:

“虞大人,您可是朝廷命官,身份尊貴,若是讓旁人看到和我等這些泥腿子一道走路,豈非……”

“屁話!”

出了神京,虞翻終於露出了他的本性,一張口便是粗話。

“當年陛下南征,也和士卒一道同吃同睡。陛下是君,我虞仲翔是臣,怎麼,君做得,臣就做不得?給本官讓開,本官和爾等一道步行便是!”

不愧是做監察禦史的虞翻,隻見他雙眉一豎,渾身上下頓時升騰起一股凜然之氣,隻教那兵卒下意識向後退了幾步。

“我農家如今式微,是時候找一座靠山,宣揚我農家主張。”

“是!”

“我等必須盡快在朝堂站穩腳跟,否則等到儒道法三家入楚,想要再有所作為勢必困難重重。”

許尚正色道:

“諸位師弟,農家能否再度興盛,我等能否在這大楚一展胸中所學,就看這幾日了!”

為首的年輕人,身材高大,古銅色的膚色、滿是老繭的雙手,以及沾滿泥土的衣裳,看上去和常年與田地打交道的農家漢子沒什麼區別。

此次,監察院派禦史到各府各縣查看監督農田水利法實施情況,他也主動請纓,被派到了這魯嵐縣來。

大楚炎鳳元年,七月二十,神京城,皇宮,麟德殿。

那差役顯然對這些村民也頗為熟悉,對著那幾名年輕人招手笑道:

“師兄,這可是一舉打響我農家名聲的好機會啊!”

城門前,看著氣喘呼呼的一眾兵丁,老神在在等了許久的虞翻撚須笑道:“此局,看來是本官贏了,就是不知爾等是否服氣。”

皇宮之中張燈結彩,猩紅地毯鋪路,奇花異草點綴,鍾鼓齊鳴,歌舞升平,呈現一片喜慶景象。

雖然前麵的禮儀等部分,曹奐早在幾天前就已經安排妥當,此刻也有專職官員負責操辦,但他還是有些不放心,細細巡視現場,希望將一切細節之處處理到最好。

諸葛瑾剛想離開,曹奐又提醒道:“讓下麵的人都記住了,沒有資格參會之人,無論是誰,一律不得靠近承天門。”

這羊肉湯可是稀罕物事,哪怕一碗下來,也要小半兩白銀。

莫說是這些兵丁,哪怕是尋常駿馬,真要跑起來,在速度上也趕不上虞翻。

聞著從羊湯鋪子方向傳來的羊肉腥膻味,眾兵丁忍不住悄悄咽了口口水。

話說早在昨日,得知虞翻目的地的縣令,便早早讓差役趕到許家村,將天使將至的消息說於村中老老少少,並再三囑咐,千萬不要慢待了對方。

“謝陛下。”

眾人稍作猶豫,便答應了下來。

見許尚如此鄭重其事,一眾弟子當即拱手行禮,道:“還請師兄吩咐。”

“怎麼,本官這個老人,還央不動你諸葛子瑜了?”

許尚點點頭,肅容道:

“楚國天子為強國力,招攬各家賢才。我等因身處楚國,又有墨家傳遞消息,因此才能第一時間得知,此,也是我農家之先機所在。”

“周國丈,把子瑜借本官一用如何?”

吃飽喝足後,感激不盡的兵丁們,方才你一言我一語,將這魯嵐縣的風土人情說於虞翻聽。

伴隨著長長的腔調,祭拜太廟後的趙鈺在禁衛軍的護送下,駕臨麟德殿,

望著下方一眾文武,趙鈺視線有些模糊,心中更是感歎萬千。

一名兵丁點了點頭,道:

“大人,我家住在這許家村隔壁村子,和那裏的人們也有些往來。聽村中老人講,許家村似乎有著獨門的種莊稼手段,因此無論是好年還是災年,糧食的收成都不錯,不用出去逃荒,所以,嫁到這許家村的姑娘也就越來越多,慢慢成了魯嵐縣數一數二的大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