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 ...嗚... ...”那女人的嘴裏也隻能是發出像是哽咽的嗚嗚之聲,她是被禁言了。

神耀法師看了看穀底遠處的那個月落潭,一棵粗壯的菩提樹仍在,不在的隻是那個傳說中倚樹坐化的高僧。

此時偏西的太陽已經在穀底看不見了,但金黃的光芒仍普照著寂靜起來的穀底一切景物。

他停頓了下,然後縱身淩空躍起,施展出的是雲梯十八縱身法。

站在了數丈高的困龍穀懸崖邊上,轉頭向遠處一座山上望去,在林中一道倩影消失了。

他朝下以獅吼般吩囑了一聲:“嚴加看管,不可怠慢,違者嚴懲不貸!”

“喏!”

深穀下麵的異口同聲,也隻能是依稀可辨。

他從魔杖上取下了酒葫蘆,拔下塞蓋仰頭喝了一口。酒香四溢,品了品,有薄荷的清香味道。

多年裏來,他已經習慣了這種味道,因為釀酒的配方是來自師妹仙樂的研製。

已經過去多年了,可仙樂仍是躺在水晶棺材裏沒有複活。

這讓他一直在愧疚裏悲傷著!

“明知相思苦,誰又不相思!”

當想到這是僅僅屬於他自己一廂情願的單相思後,不由得隻能是付之以淒涼苦笑了... ...

三年後... ...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傳自南北朝,是北齊時敕勒人的鮮卑語牧歌,後被翻譯成了漢語。

這是在秦漢時期,敕勒族居住在北海,就是貝加爾湖一帶,它的南邊是匈奴,西南是烏孫。

敕勒族,是歐亞大陸古代民族,屬於寒溫帶森林漁獵遊牧部落。

住在穹廬之中,隨水草遷徙,其牛羊畜產和柔然人相同。服裝用粗布和獸皮縫製,食物多是肉類,很少吃五穀雜糧,也不釀造酒類,隻飲用馬酪。

擅長騎射,民風彪悍。

匈奴在冒頓單於統治下,先後征服了很多部族,當時敕勒也和其他周邊的部落一樣,遭受匈奴的奴役。

其間不少敕勒人被匈奴擄去做了奴隸,為了反擊壓迫,敕勒族不斷和匈奴進行武裝鬥爭。

匈奴人稱其為丁零。

鮮卑人稱其為高車。

由於敕勒人造車業很出名,他們造的車車輪直徑最長者達1.4米左右,超過了當地牛身的高度,與馬的身高相差無幾。

這種高輪大車,可以在草茂而高,積雪深厚,且多沼澤的地區順利通行。

作為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來說,無論男女,其歌聲嘹亮,釋放出了他們的狂野、放縱、豪邁、灑脫的性格。

藍天白雲,草茂鷹飛。

牛馬成群,歌聲飛揚。

帳篷座座,人影憧憧。

遼闊的大草原,如詩如畫。

一個小姑娘在草地上跟一隻像是狸貓的動物在玩耍,她穿著漂亮的衣裙,長發飄逸。

快樂的笑聲在證明著一個孩子的幸福。

在遠處山坡處的草叢裏,這時正趴伏著一隻像火炭紅的好看小狐狸,它在欣賞著一個小姑娘的快樂,它也能感受到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