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的難度就在於,沒有模板,沒有公式,寫出來容易,能引起大眾共鳴卻難。
“離上人還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你提前準備下吧,後麵有錄音室,也有伴奏的樂器。”趙波非常大方地一揮手。
“好的。”這個陸天順沒有拒絕,也確實得去試試感覺,不然的話指不定還會出乖露醜。
等到了裏麵,丁雨虹擔心地問:“你真的能行嗎?”
“這可跟唱紅歌不是一回事。”曲欣宜也有點擔心。
“我也不敢保證肯定能行,但至少可以試試。”死馬當作活馬醫,就算不行,也不算丟人,再說了一首不行可以兩首,兩首不行可以三首。
反正不怕沒歌唱。
這裏的設備還挺高級,大多數陸天順都不知道怎麼操作,還是把對方叫了過來指點了一番。
跟在縣裏那種舞台唱歌不同,這裏設備更多也更高級,還配有耳返,可以聽到自己唱的聲音。
這是區別專業與否的一個標誌,有人認為用耳返不專業,其實用耳返才叫專業,可以聽到自己的聲音反饋,因為大多數時候,自己耳朵聽到自己的發音跟觀眾聽到的發音是不一致的。
特別是環境比較嘈雜或聲音比較大,戴耳返可以保證自己不受外界聲音的幹擾。
有些經常唱現場的可以不需要耳返也保持正常發聲,這些需要一定的難度,並不是說不戴耳返就是唱功好。
很多人覺得自己唱歌唱的挺不錯,結果一到歌吧,跟鬼哭狼嚎似的,就是這個原因。
陸天順坐在那裏一直唱,但都是兩三句兩三句的話,丁雨虹和曲欣宜有的聽著不錯,有的聽著一般,但都沒有說話。
陸天順一是找找感覺,二來再從腦海裏把歌過一遍,有些中間忘了的,自然不能唱。
“人上的差不多了,準備好了就出來吧。”那個女的過來提醒了一聲。
陸天順按照對方的指示站到了舞台的旁邊,那個看起來有點臉熟的站到舞台介紹了一下情況,讓大家歡迎陸天順上場。
每逢這個時候,陸天順的身體在激動的情緒刺激下,會心跳加快,但頭腦卻分外清明。
“大家好,今天我要唱的第一首歌是粵語歌,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陸天順的第一首歌就讓在場所有的人驚歎不已,起到了先聲奪人的作用,這也是陸天順刻意準備的。
唱的原滋原味陸天順做不到,他的塑料粵語隻是能聽會說,好在唱歌跟說還不同,有那個味就行。
“隨夢去 挽手可跟你
聽晚風 吹起了藩籬
莫歎氣 桂花香撲鼻
看依稀 歸燕又遠飛
回望那 那往昔的美
這世間 有多少傳奇……”
陸天順唱了兩句,就已經讓場下很多人驚訝的張大了嘴巴,這確實是一首粵語歌,而且有很濃的港台味,但就是誰也沒有聽過。
也包括趙波在內,他不敢相信地扭頭問道:“這首歌你聽過嗎?”
那個疑似二流歌星皺眉搖頭說道:“絕對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