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丁家之後,陸天順想到從進門就冷臉相對的丁守國,麵對自己的熱情攻勢,幾乎是油鹽不進,卻在區區一瓶酒麵前敗下陣來,看起來投其所好是很有用的。

酒在華夏職場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交際工具,在官場中,特別是基層官場中,尤其盛行,為此編出了很多小段子,來證明這酒是非喝不可。

“酒量即是膽量,酒風即是作風,酒德即是品德,酒瓶即是水平。”

“不會喝酒,前途沒有,一喝九量,重點培養,隻喝飲料,領導不要,能喝不輸,領導秘書,一喝就倒,官位難保,長喝嫌少,人才難找,一半就跑,升官還早,全程領跑,未來領導。”

“能喝一兩喝三兩,這樣的幹部要表揚!

能喝三兩喝半斤,這樣的幹部最放心;

能喝半斤喝八兩,這樣的幹部要培養;”

等等,充分說了華夏的酒文化,對陸天順來說,他考慮的不是什麼酒文化,而是需不需要趁這個時候,囤一批飛天茅台、五糧液這樣的品質白酒。

並不完全是為了升值,更主要的是為了投其所好,就象這些身份夠的人,一般的酒根本滿足不了他們的追求,而夠年份的品質酒,才能投他們所好。

無論是宴請招待還是送禮,都是非常有麵子的事。

白酒不象紅酒,不太講究具體年份,主要看時間,放的時間越久,越有稀缺性,酒就越有價值。

紅酒則看具體年份,就跟八二年的拉菲成了紅酒界經久不衰的梗,因為八二年葡萄品質是最好的,所以八二年的葡萄釀出來的酒好,並不是酒是八二年釀的,而是用的八二年的葡萄。

同樣是拉菲,八三年的拉菲,就隻有八二年的十分之一。

其實這也是人為製造稀缺性。

不過現在買到假酒的可能性同樣非常大,沒有可靠的渠道或懂的人,陸天順暫時不打算入手。

如果如果真的要存放的話,還要找一個恒溫恒濕的倉庫才行,就以茅台為例,存個幾百箱,到時候至少翻幾十倍綽綽有餘,不比幹啥強。

所以說,隻要重生了,處處都是機會,股票、房子、比特幣,都可以發財,隻要有第一桶金,簡單的囤貨就能賺大錢,酒隻是其中一項。

而且囤貨這種方式簡單好用,又不用引人注目,還變現容易。

陸天順就打算把這個列入日程中,找好倉庫,每年囤一批酒進去,別的不說,光供應自己也合適。

每到過年,送禮的人幾乎是絡繹不絕,去領導家送禮還需要排隊,特別是級別比較高或權力比較大的領導家,幾乎停滿了車。

互相都是心照不宣地,進去打聲招呼,放下東西就走,幾分鍾時間完成過程,趕緊讓下一位進。

好在陸天順需要送禮的領導不多,除了頂頭上司,也就幾個對陸天順幫助比較大的人才有資格被陸天順去送。

讓陸天順意想不到的是,竟然還有人來給他送禮,不僅有三產辦的人,還有下麵店裏的店長或經理等,甚至還有廚師和服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