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飯店用的大桶醬油其實是用鹽、味精、色素調製出來的,根本沒有真正醬油的那種鹹香鮮味。
菜的味道一取決於食材,二取決於調料,三取決於烹飪手法,大多數飯店最容易在前兩者上偷工減料,降低成本。
好點的飯店最多能給你保證食材天然純正新鮮,調料就能難說了,這也是被很多人忽視的一麵。
就比如這道菜裏的香菇,雖然隻是小小幾塊,對味道卻有著極大的催動作用,要求就必須得用幹香菇,絕對不能用濕香菇。
這也是食材中新鮮的不如曬幹的代表。
濕香菇經過太陽的晾曬,所包含的麥角甾體和菌甾體可以轉變為維生素D,可以促進體內鈣的吸收,對補鈣有積極作用。同時,曬幹後的香菇轉化出了大量的芳香物質鳥苷酸,所以味道要比濕香菇更香。
幹香茹中又分春茹和冬茹,冬茹的生長期更長,味道也相對更為濃鬱。
按品質來分,又分為野生、木質種植和袋裝種植三種。
野生就是自然環境中生長的,這個非常稀少,價格也突破天際,一般采購不大。
人工種植有直接種植在椴木上麵的,也有把木頭打碎成木屑裝成袋在上麵種植的,價格不一樣,味道自然也不一樣。
茹的品種成色也有區別,四十一斤和八十一斤還有一百一斤的,從外表上又看不出來,一般誰會去買八十以上的。
“這就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就跟兩千塊錢的包沒有四千塊錢的包好是一個道理。”曲欣宜說的時候看了看旁邊的包。
這可是昨天剛買的,花了三千多呢,本來她更相中兩千多那個,感覺那個更好,但明顯這個更貴,最後還是買了貴的。
“這個都算奢侈品了,不適合於這麼簡單的道理,我覺得沒兩千多的那個好看,材質也沒那個好,就是這個是新款,看起來設計感更強點,但不符合我的審美。”陸天順不想跟女人討論這個話題,毫無理性可言。
大的方麵幾乎沒有什麼區別,隻不過上麵的配飾改了改,紋路變了變,就成新產品了,就要賣兩倍的價錢,反正陸天順是不理解。
他不是買不起,就是覺得沒必要。
“你拿這個包的話,最好不要出鏡或者被人拍到,容易引發社會輿論,對你有益無害。”陸天順出於好心,提醒了一下。
後世好像有因為煙、因為表、因為衣服被舉報的,互聯網發展起來之後,監督的人群擴展到了全國網友,有的人喜歡摳細節,就算你再有證據能夠證明這個包是靠你自己的收入買的,也沒用,輿論一旦形成,很難被解決。
陸天順正說呢,突然看到隔著幾張桌的距離,有一個人身上有紅點閃了一下,而且這個人戴著鴨舌帽低著頭,身體卻斜坐著,像是盡量把什麼對準兩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