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建國後,優勢很快就顯了出來。馬六甲港是印度洋、南中國海和爪哇海季風的交叉點,又因為季風的作用,使得商船能夠往來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因此這個港口是通商貿易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
公元1414年,拜裏迷蘇剌迎娶蘇門答臘波散王國的公主。因為波散王室信奉伊斯蘭教,所以拜裏迷蘇剌就改變了自己原先的宗教信仰,也成為伊斯蘭教徒。這樣一來,滿刺加的穆斯林商人越來越多,尤其是控製著胡椒貿易的巴塞穆斯林。
巴塞又是伊斯蘭教傳入東南亞最早的地方,有許多穆斯林商人在這裏聚居。因為拜裏迷蘇剌改信伊斯蘭教便把巴塞很多穆斯林商人吸引到了滿剌加,為滿剌加帶去了重要的胡椒貿易。
在這裏,爪哇人的香料和稻米與巴塞人的胡椒進行貿易,滿刺加漸漸取代了以前與巴塞王國進行貿易活動的麻諾巴歇,成為一個重要的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滿剌加越來越繁榮了。
公元15世紀,東南亞地區一個以滿剌加為中心的貿易圈形成了。北部弧線形成較早,包括從占城、越南、柬埔寨及泰國沿海直到滿剌加;南部弧線是從菲律賓群島經過婆羅洲、西裏伯斯、馬魯古群島、巽他海峽、再從爪哇、蘇門答臘直到滿剌加。”這個區域性貿易圈出現,不僅使溝通東西方的中介貿易空前高漲,而且使整個東南亞地區內部經濟交換和聯係大大加強。
明王朝永樂年間(1403年),明朝太監尹慶出訪南洋,來到了剛剛建立的滿剌加王國。拜裏米蘇剌見到中國使者非常高興,因為此時他受到北方暹羅國的威逼,隱患甚重,如果能依靠中國的強大力量,足以保護新生的滿剌加王國。於是,拜裏米蘇剌向尹慶訴說隱憂,並表示願同中國發展友好關係,願意進貢稱臣。四年之後,明朝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途徑馬六甲靠岸休息,得到國王拜裏米蘇剌的應允。1411年,早已有言在先的拜裏米蘇剌果然帶領王妃和臣子一行540多人來到中國,向明朝皇帝進獻大批珍奇貢品。明成祖見狀大喜,賞賜貴重禮品。1456年,明朝派遣漢麗寶公主前往和親,當時蘇丹王非常高興,為了不委屈這位下嫁的公主,就請了一位懂風水知陰陽的華人在河東岸的一個小山丘上建築了一座宮殿,此後,這個山丘後來就被稱為“中國山”。
正是因為中國與滿剌加的友好關係,使得大批福建裔的中國人來到這裏。這些人有的來經商貿易,有的就定居在此,一並將帶來的先進農業技術和科技發明留在了當地,促進了整個馬來半島農業和航海業的發展。
15世紀中期,滿剌加蘇丹國達到鼎盛時期,其領土包括幾乎整個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據文獻記載,這個時候城裏的本地人口有3萬,可是停留在這裏的外鄉商人竟有4萬之眾,幾十種語言在市場上通行,其繁盛程度可見一斑。隨著馬六甲名氣愈見增大,加上海上交通要塞的作用,使得歐洲海上強國對其垂涎欲滴。1511年7月,葡萄牙調動18艘船艦和1400多名士兵進攻馬六甲。馬六甲軍民抵抗一個月後,終於大敗,建國僅百年的滿剌加蘇丹國覆滅,蘇丹王率領殘部逃走。葡萄牙奪得馬六甲後,在當地建立起長達130年之久的殖民統治。後來被新生代的海上霸主荷蘭取代。19世紀初,英國憑借其堅船利炮趕走荷蘭人,奪得馬六甲,將其同先前攻占的檳榔嶼和新加坡“合並治理”,建立起所謂的“海峽殖民地”。
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占領包括馬六甲在內的整個馬來半島。為時不到四年,日本戰敗投降,馬來半島又重新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直到1956年2月,馬來西亞獲得民族獨立,馬六甲才擺脫近四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
62. 莫臥兒帝國
莫臥兒帝國文物
孔雀王朝之後,印度進入穩定發展的時期,奴隸製度有條不紊地控製著社會生產、生活的前進、發展,但是到了公元8世紀,這種緩慢的平衡被外族入侵打破了。在經曆了幾個世紀的在各種強權手中傳來傳去的時光,印度在1206年建立德裏蘇丹王朝。
德裏蘇丹王朝信奉的是伊斯蘭教,當1526年外族人巴布爾建立莫臥兒帝國後,伊斯蘭文明在印度達到一個輝煌的高度。莫臥兒是蒙古的轉音,莫臥兒帝國就是蒙古帝國,是帖木兒蒙古帝國的延續,也是突厥化的伊斯蘭教蒙古人在南亞次大陸上新建的國家,作為伊斯蘭教文化與印度教文化的交彙點。莫臥兒帝國統治長達331年,到1857年淪落到英國殖民者手中。
巴布爾出生於帖木兒帝國一個蒙古貴族家庭。但是因為他是帖木兒的六世孫,所以隻得到了中亞一個小邦塔什幹(今烏茲別克斯坦首都)作為封地。他的父親馬爾?沙黑(1469~1494年在位)是一地之王的王,母親是成吉思汗的直係後裔。所以巴布爾在成長中顯示出他彪悍的性格,後來,又因卓絕的武功得到“老虎”的綽號。
1494年6月8日,烏馬爾?沙黑於去世,巴布爾的兄弟們、伯父、叔父開始了爭奪王位的鬥爭。混亂開始不久,巴布爾的伯父阿黑麻死去了。他的三個兒子麻素提、拜孫哈爾和阿裏以及阿黑麻的弟弟麻合謀為了爭奪河中的所有權卷入新一輪的混戰中。最後,麻合謀上台,僅統治了五年,就撒手歸西。隨後,阿黑麻的兒子麻素提、拜孫哈爾也被叛徒暗殺,就這樣,短短幾年時間裏所有最具實力的競爭對手統統死去,撒麻耳幹的政權最終落入14歲的巴布爾手中。但是巴布爾似乎並不滿足於撒麻耳幹這小小城池,就在次年把統治權交給了阿黑麻最後一位幸存的兒子阿裏,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