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二年,年遐齡回京續職,大子希堯今年十六歲,從秀才考進舉人後,為了方便以後進入士途順遂,此次帶著他讓先生相看相看,這位先生可是他拖了好些人好不容易才搭上線的現下京城最負盛名的學者。二子羹堯今年十三歲,頑劣不堪,考了幾次好不容易才考上個秀才,雖說他誌不在此,平日裏喜歡研讀兵書,翻閱人物傳記雲雲,但什麼樣的抱負想要一展宏圖都得要先謀個出身的吧。此番帶他前來也是想要讓他知道天高地厚,明白什麼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這樣兩個臭小子都帶了,怎麼可能丟下最最惹人愛的小女兒呢?當然得帶上。現在三孩子都帶了,總不能把娃他媽一人扔這吧,更何況她差不多已經十多年沒回來過了。走吧,走吧,就都一起走吧。
這裏解說一下,年遐齡並非隻有一個正妻的,試想作為一個被封建思想荼毒劇深的標準的古代男怎麼可能沒有三妻四妾?隻是妾就是妾,在家風嚴禁的人家怎麼翻她也翻不出多大的浪,招不起多大的幺蛾子。庶出的與嫡出的差別對於根深蒂固的世人來說不是想要混淆就能成的事。在這個什麼都講究出身社會裏,一個女人不管什麼原因,在決定給人做妾的時候,她與她的子女以後要走的路基本上就定型了,意外這種突發性事件可能性還是相對渺茫的。所以年老爺的那些個妾與她們的庶子女雖然存在,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存在的意思是不大明顯的。(當然這個‘大多數人’裏麵就有我,做為受男女平等教育長大的人,怎麼可能不想著無視她們的存在呢?所以在影響不到劇情的情況下我壓根就選擇忽略他們這種自欺欺人的方法。)
對於好些年裏,隻有續職時才能回一次京的外放官員,這難得的時機當然得充分利用起來了。回來了所有關係就得再走動走動以求更穩妥些,所以年大人回到京城後先帶著大子引見過師父,諸事談妥。隻等到了定好的日子直接去上課就好,完結一樁心願後,雖不明顯,但還是很謹慎的走動著。年夫人做為女主人,需要她發揮作用的地方多的是。如此這般一來,年家三兄妹的人身自由度空前的高漲呀。
以‘為大哥采買讀書用具’為由,年羹堯與年小妹冠冕堂皇的隨著年希堯一起跑出來。剛開始年羹堯還能耐著性子陪著他哥挑選著文方四寶,越到後來,聽到外界熱鬧的幹擾的時間越長越耐不住性子了。看著他魂不守舍坐立不安的樣子年希堯覺得再繼續對著他,可能自己的心性也會變煩燥,於是說好碰麵地點就讓他自行活動。習慣性的,分開前他倆尋問年小妹的意思,準備跟誰一起。
每次問這個問題都是很糾結的,在年羹堯脫離隊伍自行活動的時候,他都不想讓年小妹跟著拖累他的。但是這麼多年下來,他早就對年小妹沒脾氣了。不過,一物降一物,雖然這個丫頭降服得了他,要他在她這擺哥哥的款那是想都別想的事。但是有大哥在,這丫頭就是十足的大家閨秀,千金小姐範那是鋪天蓋地。也不知道她怎麼那麼能裝,明明在他麵前就一野丫頭,轉眼看見大哥就淑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