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2年級,是孩子自我意識的重要萌發期(5)
作為成人我們知道,當成績沒考好時,這些一二年級的孩子之所以搬出這麼多的客觀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想承認,或者不想去麵對那些自身的原因,例如,這一階段自己沒有認真學習、在考試時沒有認真檢查等。其實,在這一現象中,體現的是孩子的“自我歸因”能力。
所謂“自我歸因”,簡單來說就是人們經常習慣性地把成功或失敗歸結於某種原因。例如,當孩子成績沒考好時,他習慣性地用客觀原因來說服自己和他人,這就是一種消極的“自我歸因”;但當孩子成績沒考好時,他首先想到了是自身的原因,並積極地去想改進的方法,這就是一種積極的“自我歸因”。其實,孩子的“自我歸因”能力也是自我意識的一個很重要方麵。
對於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完全可以擁有積極的“自我歸因”,例如,出現了錯誤,他們首先反醒自身的因素,而不是抱怨他人或客觀條件。對於這些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不僅是一種積極的思維方式,更是一種重要的能力。這種能力往往決定著孩子所取得的能力。
相信大多數的家長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對兄弟,一個出奇的樂觀,而另一個卻非常悲觀。他們的父母想讓他們的性格都改變一些,於是就把樂觀的孩子鎖進了一個堆滿馬糞的屋子裏,把悲觀的孩子鎖進堆滿玩具的屋子裏。一個小時後,當父母打開關悲觀孩子的屋門時,發現他正坐在一個角落裏哭泣,當家長問他哭泣的原因時,這個孩子傷心地說:“我怕把這些玩具弄壞,怕你們責罵我。”
但當父母打開滿是馬糞的房間時,卻發現樂觀的孩子正興奮地用一把小鏟挖著馬糞。看到父母,他高興地說道:“看這兒有這麼多馬糞,附近一定會有一匹漂亮的小馬,我一定要把它找出來!”
這個樂觀的孩子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裏根,他從報童成為好萊塢明星,又從州長走向總統的寶座。
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總結出這樣一個結論:在裏根成為總統的過程中,他的那種樂觀的態度對此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人的樂觀態度又是從何而來呢?
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人們所持有的穩定的情感和態度,大多是由他們從小習慣化的歸因方式所決定的。就拿這些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如果出現了錯誤,他們總是在他人或外部環境裏尋找原因,那孩子很容易就會走向悲觀。
我就曾教過這樣一個孩子:
這個孩子幾乎每天都遲到,每當我問他原因時,他都會說:“媽媽起床晚了,所以我也起床晚了。”在我的建議下,這個孩子的媽媽給他買了個鬧鍾,但第二天這個孩子仍然遲到了,我再問他原因時,他仍然理直氣壯地說:“媽媽給我買得鬧鍾聲音太小了,我都沒有聽到鬧鍾響。”
也許家長們會說:“這個孩子也許是在撒謊,他是在為自己的錯誤尋找理由。”其實,確切來說,這應該算是孩子的一種“自我歸因”方式,也就是說,他已經習慣了把由自己失誤而造成的錯誤推給別人或周圍的環境。家長們可不要小看孩子的這種“自我歸因”,久而久之,它就會變成孩子的一種習慣性的思維方式:隻要一出現錯誤,他就會去自身之外尋找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是很容易悲觀的,因為他們往往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錯誤,而隻會把目光盯在外部環境中對自己不利的因素上麵。在這種狀態下,這些孩子就像上述故事中那個悲觀的孩子一樣,會用悲觀的情緒一點點把自己打敗。
但如果孩子能夠用積極的“自我歸因”方式去分析錯誤,那他們很容易就會把遇到的問題解決掉,並且還會收獲樂觀的生活態度。當然,孩子積極的“自我歸因”能力是需要家長用耐心和細心來培養的。
一位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
孩子剛剛學習走路時不小心撞到了桌子,這位家長沒有像一般的家長這樣哄孩子:“桌子不乖,把寶寶撞疼了,桌子該打。”而是這樣對孩子說:“寶寶把桌子撞疼了,桌子沒有眼睛,寶寶有眼睛呀,桌子不哭,寶寶下次一定會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