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秦的混亂(1 / 1)

建元元年一月,冬日的行宮門前跪倒著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太監,領頭的是前朝皇帝符生的貼身總管王有正,身後的太監更是跪滿了行宮前院此刻圍在他們的是剛剛在抓捕符生時投降的宿衛軍。

“皇上還請您饒了符生,他雖然殘暴荒謬,但是奴才有讓他的心智變正常的靈丹妙藥呀,皇上。”王有正說罷朝身後的太監使了一個臉色,身後的太監也高呼“皇上還請您饒了符生。”

此時此刻,我正坐在屋裏聽著門外的嬉鬧聲,以及哀嚎聲,那群人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所要求我放一條命的符生已經被我昨日秘密殺害了,包括我的兄弟也被我殺死,門外的這種哭喪更像是悼念符生。

同時,這種感覺給人的是一種亂臣賊子在造反前對皇帝口出狂言,或者是臨死前的掙紮,我對此並不做出表態,同時我也堅定的認為沉默是最好的辦法,這場動亂遲早會停止的。於是,我看了看身邊兩個全身赤裸,麵色微白,嘴上留有類似口紅的顏料,這兩個以前可是符生的頭牌公女,秉承著別人享福享不著,我就替他享的原則,我便不再理會摟著兩個全身赤裸的宮女接著睡覺,殊不知,這將是我麵對的第一場刺殺。

過了半個時辰,門被敲響了,我連忙把門打開,守衛軍將領進來就看見了兩個赤裸的宮女,眼神下意識的躲閃,並且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角度對著我跪下,嘴裏說:“皇上,外麵的人要不要。”說到這裏,守衛軍將領用手對著脖子比劃了一下,我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隻不過還是不敢告訴別人,縱使我現在是皇帝,但是朝野間也不是對我完全的信任,這在30年後的淝水之戰也將體現出來。

我給了守衛軍將領,一個臉色守衛軍將領頓時會意,急忙讓手下打開大門,順著將領給我指引的路,我走出了庭院來到了前院,不等我露頭為首的太監王有正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臉上的紅肉漸漸變多了,又或者說是他對待人的神情變了,但我的胃裏卻已經湧出了一股酸水。見我麵色微變,很會察言觀色的王有正麵說:“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身後的太監見狀,也跟著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見狀我也開始演了,先是板著臉問:“何人換朕?”

“皇上,太監總管王有正求見,說是有重要事情彙報,想請皇上您放前朝餘孽符生一條生路。”

“原來是你一大早在這裏叫喚,你可知這是何罪?”

“回皇上,奴才知道這是死罪,還請皇上三思而後行。”太監王有正說。

見此情景,我拔出身旁將領的長劍抵在太監王有正的脖子上說:“你想讓朕三思,那我問你,符生當時濫殺無辜,荒誕至極,他三思了嗎?你現在,是身居高位想掉下去嗎?”說罷,我還朝著他吐了一口口水。

“回皇上的話,奴才堅信前朝符生隻是心智尚未成熟,隻要稍加管教,定能成為皇上手下的一員猛將。”王有正說,說完還朝身後的太監使了一個臉色,身後的太監也高呼“皇上,符生隻是心智尚未成熟,不可以死之罪呀。”

聽到他們這些人說出來的話,估計是誰也會生氣,於是,我選擇了他會後悔的一個辦法,我對著身旁的人說:“來人被紅墨水,筆墨紙硯,朕要誅了王有正3族。”

身邊幾個早就看不慣的將領跪地高聲大喊:“皇上聖明。”但是幾個文官卻先勸道:“皇上,此事可要三思而後行,此刻新朝剛剛建立,貿然屠戮,豈不是向世人證明您是一個不忠不孝的皇帝嗎?”

“唉,王有正,朕問你,你有何辦法?”我說。

“回皇上的話,奴才認為,如果按照奴才在民間尋求的至尊妙藥,定能拯救符生。”王有正用挑釁的眼神睜大雙眼說。

“行吧,但朕還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符生已經被朕昨日實行腰斬,現如今屍首還在天牢中,你難道想看看嗎?”我憤怒的說。

聽到這裏,王有正仿佛是料到了自己的未來,聽天由命的他於是想著再過一遍嘴癮便罵道:“小人,卑鄙下流的小人苻堅,你就是有再大的功績,你哪怕就是誅了我九族又如何,史書上也絕對不會記載你是順位繼承,到時候史書上一定會記載小人苻堅廢符生,對自己的親兄弟下死手。”

“來人,朕就滿足他,現在就誅了他的九族。”我憤怒的說,一邊說著,一邊拿筆在紅墨水上寫下最後的詔令,這也算是開國之後的第一道詔令了。

此刻,台下的幾個文臣也並不說話,他們也認為麵前的王有正也算是罪有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