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學提醒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從對方的交際圈中看出對方的為人、品性、身份地位、層次背景甚至是其內心世界。他經常與什麼人交往,與哪些人打交道,與哪類人接觸,往往能反映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神是居住在眼睛裏透視人心的神明。眼睛是人體中最容易也是最後一個能暴露人的真實情感的區域。眼神,即使是轉瞬即逝,也能傳遞出值得品味的重要信息,表達豐富的情感,泄露心靈深處的秘密。
中醫上說“深藏於心,外候在目”,“目”是五髒六腑的精氣所在,眼神則能真切地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悲哀的眼神,空洞的眼神,疲倦的眼神,清澈的眼神,純潔的眼神,驚奇的眼神,死寂的眼神,歡喜的眼神,睿智的眼神,真誠的眼神,魅惑人心的眼神……透過眼神,我們能品讀、體味一個人的心。
在人際交往中,通過眼神來傳遞信息,傳情達意,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它會毫不掩飾地表露出人的學識、品性、情操、趣味和性格。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能從微妙變化的眼神裏真實地流露出來。
目光接觸也發揮著信息傳遞的重要作用。不同的目光,反映著不同的心理:一被別人注視,就將目光移開的人,大多自卑;無法將視線集中在對方身上,注視一下就很快收回的人,不是心裏在琢磨別的事,就是不善交際;談話中,將視線集中在對方的眼部和麵部,是真誠傾聽、尊重和理解的表示……
在交談中,怎樣從對方的眼神裏探出他的真實意圖?
在我們雙方彼此談話時,他時不時地移開目光遙望遠處,或是把視線停留在身邊的某個事物上。這表明要麼他根本不關心你在說什麼,要麼就是正在琢磨著某些其他的事情。
當我們見麵的時候,他的眼神很灰暗,表明他碰到了什麼不順心或者意外的事情。
在我們交談的過程中,他的眼神突然明亮起來,表示我的話正在觸動他的心靈或興趣。
如果他眼神恬靜,麵露笑意,就表明他非常滿意。此時,我為了討他歡心,就會投其所好,多說幾句恭維話。若有所求,這就是一個好機會,相信一定比平時更容易達成目的。
如果他眼神恍惚,神不守舍,就表明他對交談的內容已經感到厭倦,多說無益。這時,應趁早結束這次交談,或換個新話題,談談他願意聽的事。
如果他眼神呆滯,唇皮泛白,就表明他對於當前的情況驚恐萬分。即使他嘴上說不要緊、有辦法處理,但實際上已經方寸大亂、毫無頭緒了。通常碰到這種情況,應更加沉著(有時故作沉著冷靜狀),認真考慮應對方案。如有辦法,就會及時向他提出來,相互切磋。
如果他眼神凝定,就表明他對於你說的話有一定的興趣,這時如果繼續婉轉陳說,適時地征求他的看法和意見,通常他也都會樂意接受你的看法。
如果他眼神冒火,就表明他此時怒火中燒、頭腦發熱,通常遇此情況,應做出適當的妥協,速謀轉機。否則就可能導致瞬間的猛烈正麵衝突,甚至就此決裂。
如果他眼神憂鬱,表明他有痛苦、煩心的事縈繞心頭;如果他眼神空洞,表明他很可能已經痛苦至極。看到這樣的他,應不要多說什麼,除了貼心的安慰和關切的眼神。有時他自己也要打開話匣子,而你能做的就是滿懷真誠地去傾聽,感受他的痛苦,體味他的心境。
在人際交往中,隻要我們用心去看,去觀察,就能發現對方眼睛裏傳達出來的心之語。正如古羅馬詩人奧維特所說的:“沉默的眼光中,常有聲音和話語。”
我們在與人交往中,也在不斷地通過眼神傳達某些重要信息和感情。
比如,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獲取第一印象的好感時,通常以一種期待的眼神,注視他的講話,認真傾聽,不卑不亢,帶著淺淺的微笑和不時的目光接觸,這是很溫和而有效的方式。
眼睛能表達出最深切的感情,不是最深的愛就是最深的痛。正如艾青在《我愛這土地》中說:“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們也可以說,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的心被你深切地感動。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的心被你撕裂,好痛。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你的恨,如此深沉。所有的一切感情,都化為一個字——愛。所有的愛都通過眼睛在傳遞著真心。
我們可以帶著假麵具生活,但是眼睛是個誠實的直性情孩子,他不願意說謊,他隻表達他的心。所以,我們要學讀懂他的眼神。
★ 社交學提醒您:
在人際交往中,通過眼神來傳遞信息,傳情達意,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它會毫不掩飾地表露出人的學識、品性、情操、趣味和性格。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能從微妙變化的眼神裏真實地流露出來。
通過觀察對方的表情來識人
俗語說:“眼睛比嘴巴更會說話”,單憑眼睛的動態就可大致推測一個人的心理。但是,想要抓住一個人性格的主要特征,那就必須以眼睛為中心,仔細觀察全麵的表情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