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是一位很嚴肅的導演,片場壓迫感十足,讓人有些喘不過來氣。但是少年的天性是活潑的,剛剛聚集到劇組還有一點點拘謹,一刻鍾後,空氣中的緊張因子蕩然無存,少年們開始閑聊起來。

“你作業寫完了沒有?”

“肯定沒有寫,老師收作業,我就說拍電影沒有時間。”

“好理由,我也用這個。”

環視了一圈,沈清注意到了在角落裏麵看劇本的淩風,他的身形還是有一點點消瘦,眉眼中的憂鬱依舊不減,或許,這是一種天性。

開年第一場大戲安排在一間老舊的房間中,場景已經搭建完畢。

同時,又有一位新演員要和大家見麵,他也是一個少年,性格開朗。

由他飾演的角色名為哈尼,身披著海軍製服,英俊優雅瀟灑,是影片中富有浪漫主義的一個角色。人物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台詞,“我在台南,無聊的要命,每天可以看幾十本武俠小說。後來,我叫他們幫我租最厚的小說看。其實以前的人,和我們出來混的真的很像。有一個老包,大家都以為他吃錯藥,我記得,好像全城的人都翹頭了,而且到處都放火,他一個人要去堵拿破侖。後來,還是被條子削了——《戰爭與和平》,其他的小說都不記得了,隻記得這一本。”

這是一段很長的台詞,但是卻讓人物擁有了弧光。觀眾們在觀影的同時,能夠感受到這個混混頭頭的英雄氣和俠氣。更能明白,就算再來一次楚漢之戰,勝利的人也一定會是劉邦。

飾演哈尼的演員和淩風握手,這是他們第一次合作。

沈清雙手環抱在胸前,若有所思。

麵前的哈尼並不是專業演員,甚至就連家裏麵的成員也沒有影視行業從事者。就是因為他身上的氣質,沈清才看中了他,指導他演戲也是十分的頭痛。

與淩風不同,飾演哈尼的少年不是一位有天賦的演員,大概率他不會繼續當一位演員,《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拍完後,他將會回歸到原有的生活軌道。

淩風因為家庭原因,今日才來到劇組,剛拿到劇本。沈清直接開機,想要看看淩風的臨時狀態怎麼樣。

“action!”

第一場戲開始,哈尼(劇中)和小四(劇中)將會有一段對手戲。開拍之前,哈尼已經在沈清的指導下,將一條戲排練的爐火純青,表演起來也沒有絲毫的怯場。

繼續走戲,哈尼用自己的表演告訴沈清,他的擔心是多餘的,這一條戲他事先排練多遍,什麼問題都不會有。

現在就看淩風怎麼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