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葉尚書及夫人還在秦王府,秦王管家稱讓兩人就在府中等候消息。兩人本來推脫,見管家執意如此,也就一直在秦王府了。
秦王天完全黑的時候才回來,秦王將黃宇及領命,管家忙著將後院布置出來。秦王剛在書房和幾人一起坐下,安排今夜值班事項。
管家跑過來來報,附耳小聲說:“殿下,葉大小姐已經回府,身體已經康複。現在葉府管家來請尚書大人及夫人回府。”
秦王微微點頭:“請回吧。”
葉尚書及夫人回到尚書府,馬上來見晨璿,見璿兒果然身體大好,詢問醫仙在哪,並要好好酬謝。
晨璿道:“父親,不用酬謝了,女兒已經答應跟隨醫仙學習醫術。”
葉尚書馬上說:“拜師是大事,明日定要好好舉行拜師儀式。我們向來尊師重教,尤其不能馬虎。”
晨璿說:“父親,醫仙說了心儀成禮,輔以束修而已,乃一種私人關係。說醫仙這支傳承下來的傳統都是低調行事,凡事不宜大肆宣揚。”
葉尚書思考了一下也點點頭,然後葉尚書對著夫人說:“夫人,勞煩你去取我葉家世代相傳的那片金玉葉,拜師禮儀可以省去,拜師心儀不能不到。”
然後對晨璿說:“醫仙已經回去了嗎?明日可再來?”
晨璿說:“師傅行蹤不定、不愛束縛,晚上不再府上住了,但他表示這幾日就在附近,隻要我一吹這個小葫蘆,他便會來。”
葉尚書又問:“那你這幾日就走嗎?走多久呢?”
晨璿笑著說:“父親,我陪你們兩日,便跟著師傅去學藝,師傅說少則一月有餘,多則六個月,先學習一些基本的草藥知識,然後給我放假幾日回來。”
晨璿見父親有些愁容,馬上又補充道:“父親,我走了以後,會把這個小葫蘆留下來,父母有事可以隨時吹著葫蘆,我便會盡快趕過來。”
正說著夫人取過來金玉葉,晨璿看到這片葉子由黃金和美玉交織而成,黃金的溫潤光澤與美玉的璀璨光芒相互輝映,猶如一幅藝術品般瑰麗奪目。葉子的輪廓纖細雅致,仿佛自然界的精雕細琢,這片黃金美玉葉子散發著寧靜與優雅,讓人仿佛沉浸在大自然的神奇之中。
葉尚書看到晨璿一直盯著這片葉子看,葉尚書說:“璿兒,這片金玉葉是你太爺爺傳給我的,當時給了我一雙。但是另一片由於大火,已經不見了。現在隻有這片,當年太爺爺說要送給對我們家有恩之人,我當年學習啟蒙遇到了好老師,本意相送但未送出老師便走了。醫仙兩次救你,就算醫仙不收你為徒,為父也欲相送。”
晨璿忙點點頭,接過金玉葉,小心保存好。
見晨璿大病初愈,今日也累了。葉尚書與夫人也一並出去了,吩咐紅杏紅棗好好照顧,讓晨璿好好休息,不得打擾。
到了房中,夫人對葉尚書說:“葉郎,你怎能放心讓璿兒跟這個老頭浪跡天涯。”
葉尚書說:“夫人,此言差矣。你我二人之前一直過分寵愛璿兒,致使璿兒一無所成、做事唐突。現有醫仙親自教授,璿兒又樂於去學,自然是要放手了。”
夫人憂心忡忡的說:“可是,萬一這個醫仙是假的怎麼辦?采藥等也是很危險的事情,萬一在山中被野獸侵擾、或是腳底打滑受傷怎麼辦?”
葉尚書笑著說:“夫人多慮了,醫仙自然是真醫仙,一則醫仙確實兩次妙手回春,救了璿兒性命;二則夫人忘記了,兩次醫仙都是在秦王府救治了璿兒,秦王都認定他是醫仙,那自然是醫仙本人了。既是醫仙本人,那麼璿兒跟著,自然不會有性命危險,即使偶爾受些傷,也是會醫治好的。”
夫人聽著也是道理,但還是小聲開口說:“隻是萬一璿兒受了傷,倘若她親生父親正好尋上來,我們如何交代。”
葉尚書點點頭說:“我們等了這麼多年,都沒有消息,萬一尋上來,我們便吹小葫蘆讓璿兒回來即可。我相信璿兒父親也一定會支持的,她父親那樣的人物,怎麼會因為孩子受點傷而阻止孩子向好呢。”
夫人還是擔心不已:“璿兒從小就有人伺候在身旁,錦衣玉食的供著,這一去深山老林如何適應?”
葉尚書說:“夫人莫要操心了,我感覺璿兒最近進步很大,她去秦王府做個小廝似乎也做的開心。怎麼就要人伺候了呢。”
葉尚書想了想又說:“璿兒本就是金玉之命,醫仙這樣的世外高人定也看出,也因此才能得醫仙賞識收為徒。璿兒此等命,倒是被你我二人耽誤了,這些年隻想著報恩,甚至於當成小主人在養育,自然過於寵溺。”
葉尚書說:“夫人,歇息吧,明日還得勞煩夫人幫忙收拾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