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天地人三書出世(3 / 3)

“此書留之不祥,不如毀之。”

“師尊,您究竟想做什麼呢?”望著正在被燒毀的太平經,張角怔怔出神。在某個張角不注意的瞬間,已經被燒毀大半的太平經中出現一個柔和的光團急速飛向天空,最後一分為三射向遠方。

“二弟,傳令下去,兩個時辰以內收拾妥當,下一戰,鄴城。”

死以前總要留點禮物給這瞎了眼的蒼天,張角微微一灑,心中的不快盡去。

在鄱陽某處洞府內,一個白須白發白眉的老道士正喃喃自語道:“這個徒弟還是真是給我驚喜啊,如果不是天罰加身,隻剩下不到一年的壽元。說不定真的能讓他改天換日,可惜可惜,最後關頭竟然識破那本太平經的玄機,天地人三書竟自尋主人去了。”

老道士搖了搖頭,拿起一個葫蘆自顧自的喝起了酒水。

這時候兩道身影落入洞府之中,一個是身穿白袍的中年惡臉男,另外一個則是身穿紅袍的俊秀少年。

“道友好生清閑啊,大漢十三州被閣下攪得天翻地覆,竟還有閑情逸致喝著美酒,令人好生佩服。”

“兩位不在山上下棋,卻跑來找老朽麻煩,不也是閑情逸致。順帝之時,老朽就看出這天地有大劫,曾派弟子覲見,獻上畢生心血所作太平經,企圖漢室能逆天改命,免去幾百年後群狼噬龍之大劫。可惜順帝將其束之高閣。如今天下禍亂,老朽見張角有悲天憫人之心,賜下此書。隻願能救萬千黎民於水火。再者漢室早已失民心,離火德。此番不過是順應天命而已…”

“此地與張道陵後人有緣,老朽也不過是代為看管,今日就此去也。”

說完倒了倒葫蘆,不剩一滴,然後再次將葫蘆掛在腰間,長笑一聲,老道士竟不見蹤影。

惡臉男與俊秀少年相互望了望。中年惡臉男道:“師兄,你看此人言語是真是假?”

“真假尚且不知,若為真,則也算是出自一片善心。若為假,則…華夏多事已。如今天象逐步明朗,幾百年後大劫,不知我漢人一脈能保全多少。當下龍氣三分,各方潛龍應運而生,若早日一統成就真龍,大劫自解。若能找到潛龍,派弟子下山輔佐之,一統天下,也是一樁美事。隻可惜你我弟子大多一心求道,對於世間之事恐怕比之凡夫俗子好不了多少,命定之弟子又未降生…”

“師兄可記得許子將否?當年你我二人見之喜好雜學,曾授與麵相觀人之法,說來也算你我記名弟子,兼之族中許諸為虎狼將星,再合適不過了。”

“不錯,你我這就前去。咦,剛於吉曾言此福地日後當為張道陵後人所得,細細推算確有其事。按照命理推算此人當成我道門聖人,隻不過現今命格突然被改,竟然成陰靈入體,煞氣衝霄之相。不成皇,則成魔啊。天下多事已……”

半年後,在潁川書院旁的酒家裏。

“聽說了嗎?皇甫大將軍已經討賊而回,張寶張粱已經戰死,賊首張角的屍體也運回了洛陽。”

“我大漢雄風仍在,號稱百萬的黃巾,僅僅半年就平定了大半。隻要當今帝王學習光武帝那樣,大漢中興有望。”

幾名士子,興高采烈的討論著如何中興漢室與黃巾餘黨的話題。

而坐在角落一旁,醉得如爛泥一般,趴在桌前的白臉少年,則正望著天空出神,喃喃自語道:“中興漢室麼?恐怕黃巾隻是亂世的開始,起風了,要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