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經常生病的我,遭了不少的罪。
也幸得太奶奶懂得一些民間偏方。
有時生病, 太奶奶就會給我找一些中草藥。 叫什麼名字,我卻忘記了。
不知道,是不是以前因為沒有現在那麼方便去醫院的。
太奶奶和母親她們那一輩的人似乎都比較懂這些偏方的。
而這些偏方,我相信定是經曆過了很多次的試驗而總結出來的結果。
那些草搭著那些草就可以治那些病。。。
母親也懂得一些民間的偏方。
而母親的這個偏方,我還有些許的印象。
治療咳嗽的。
隻要我有些咳嗽,不太嚴重的話,母親就會去摘幾片枇杷葉,和一種叫什麼東西來的。我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 但是我知道那種藥真是異常的苦。
它是生長在田根上的。 田根上長得非常多。
有幾根長長的葉子,偏的,修長的 ,綠色的。
要挖這種可是不容易。 田埂上,要泥土很鬆軟才可以。
如果是天氣幹焊,則很難挖的,要用工具才可將其挖出來。
要找那些葉子比較長,且茂盛的,生長這地下的藥粒才會是大顆粒的。
不然,就是一些很瘦小的。
挖出來後, 藥粒外是一層黑色的皮包裹著,而在這層皮的表麵則長有很多根須,越長的根須越好, 個頭才越大。
從地裏挖出來後,要把上麵的綠色葉子摘掉不要的,隻要下麵的那藥顆粒。
這顆粒,才是真正的藥,真的是有用的藥。
從泥地裏挖出來的這藥顆粒,同樣是包裹著比較多的泥土。
我們要將表麵的那些泥土清洗掉,然後在把上麵的那些根須拔掉不要。
最後就把這藥顆粒用刀身拍扁。
而數量的多少,則是要看枇杷葉的數量以及放多少碗水。
這個沒有具體的規定。
如果放的數量多,則可放多一些。反之,也一樣。
枇杷葉、藥顆粒、水,一起煮。
等水燒開了,然後慢火再燒上十來分鍾停火後,讓其在鍋裏停上十分鍾左右,讓其更入味則可以把水盛上來。
隻要水,其他不要。
最後,放上一些白糖,等涼了就可以喝了。
必須要放白糖, 不放白糖,實在是太苦了。
因為怕苦,但是又不得不要喝藥。
所以,母親會給我放些許的白糖。
放了糖後,藥是甜甜的了,我就再也不怕了。
小時候實在是太頑皮了,又不聽話。
母親操了不少的心, 經常被母親追著打。
打著打著也就長大了些,也就懂事了些。
或許,每個小孩都會經曆那個階段。
之前聽到一個朋友說,她家的小兒子,天天都要抱著平板電腦玩遊戲, 隻要一拿走,他就像是發了瘋似的。
她擔心害怕這樣會適得其反,就是後麵就不怎麼管了。
她說,反正是該說的已經說了,該做的也已經做了。
已經是讀小學的人,馬上就要讀初中了。 而且學習成績也比較差。
昨天聽說,她兒子考試考了個全班第一名。
這是出乎她的意料的。
她也沒有想到, 那個曾經沉迷於遊戲的, 厭學的小兒子,現在居然是考了全班第一名。
她說,自從她兒子上了初中後,就好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以前是有多不喜歡讀書的,現在就有多喜歡讀書。
放學回來, 不玩遊戲,不看電視。就是讀書寫字。
而且, 她說,她兒子還讓她幫他多報幾個補習班、興趣班。
這些都是她完全沒有想到的。
“這兒子是受到了什麼刺激嗎?”她有些擔心。
我覺得吧,這便是成長吧。
每個小孩都是或多或少經曆過的成長。
曾經的我是如此的叛逆,如此的不聽話,後來懂事的我, 也同樣是有所改變。
雖說,沒有她兒子改變那麼大, 但至少,心智方麵有了一點的成熟。
開始知道體諒父親和母親的不容易。開始知道他們是多麼的辛苦。
以至於,後來的我, 還沒上學堂的我,獨自在家中煮飯的我。
我把飯菜煮好,等父親和母親哥哥姐姐回來後。
我就立馬把飯盛好, 把菜端出來, 把所有人的碗筷擺好並盛好飯。
菜是煮飯的時候一起放進去蒸的, 父親和母親出地做工的時候會準備好菜。
剛開始的時候,會幫我準備好,後麵久了,我就自己可以做了。
洗菜,切菜等等。
由於年齡還小,還不能自行挑水。
家裏的水基本上都是母親去河裏挑回來的。
母親會把家裏的水桶全部裝滿後才會去田做工。
時間總是很快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那頭發的頭發也就隨之長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