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出在適居行星周邊大規模建設空間棲息地,使殖民地擁有更大的人口容量和擴張可能。
接受委托的塞拉機械文明運用高效的自動化建造係統,在多個行星軌道上快速架設起巨大的空間城市。
這些空間城擁有數萬個生態部門,能容納上百萬居民。還配套建立環形飛行港和工業區。
居住在軌道空間城的樹人可以舒適地生活工作,並直接從空間采集豐富資源。
“我們的家園不僅在陸地,也在浩瀚的太空。”小李在新空城發表演說時說。
空間殖民地的快速建設進一步緩解了仙後座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也為更深層次的星際開拓積蓄了力量。
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不會就此止步。他們將在新的行星與世界營造家的氣息,讓生命之花遍布星河的每個角落!
我們也充滿期待,想象小李接下來將帶給我們怎樣宏大的驚喜。
空間殖民地的拓展使樹人文明的總體實力得到提升。小李也將視野轉向了科技的突破與創新。
他認為要在浩瀚的宇宙大洋中長期立足,就必須掌握更加先進的技術優勢。
為此,小李啟動了一項名為“新科技運動”的計劃,旨在產生革命性的技術和理論突破。
在他的倡議下,數以萬計的頂尖科學家聚集到新建的超級研究院,獲得充裕的條件支持開展探索。
這裏不僅集中了物質世界的研究設備,也廣泛采用多元思維共鳴的非物質智庫。
在各方力量的貢獻下,超級研究院孕育出了一係列引領時代的發明創造。
比如濺射空間引擎、汎用變形維生裝置、超視距量子傳輸等前所未有的技術成果。
“每一個進步都是智慧的結晶,必將推動我們的宇宙征程更上高峰。”小李說。
可以期待在科技創新的加持下,樹人們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實現種族的偉大複興!
在“新科技運動”的推動下,樹人文明的技術取得了大躍進,讓小李對下一步目標充滿信心。
他提出了一個更遠大的構想,那就是在短時間內完成對整個仙後座星係的全麵殖民。
為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將啟動名為“星河工程”的行動,運用先進技術徹底改造這個星係。
首先,派遣無人測繪艦隊對上億顆行星進行高速勘測,評估它們的可居住性。
然後,運用大規模的環境優化係統,在宜居行星上進行快速地形改造和氣候調節。
同時,采用先進的空間站規模化生產技術,實現人口和城市的規模化遷入。
經過僅僅幾年的時間,仙後座星係就從荒蕪轉變成一個繁榮的文明世界。
各色城市在不同行星綻放,交通網絡貫穿其間,連接成一個有機整體。
“我們行星間的距離不過咫尺,文明的種子將在這片星海繁茂生長。”小李評價道。
“星河工程”象征著樹人已具備大規模殖民整個星係的能力。他們向著宇宙深處的征途又前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