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鎮就是和胡人的草原接壤的地方,經常受到胡人的騷擾。可是這片土地的人卻不願意背井離鄉去其他地方生活。因為這是他們的根。
進城之後就可以看到一排排的房子錯落有致,都是黃土牆,茅草房。
街道站滿了人,看到進城的士兵,臉上都是喜悅的笑容。
“齊將軍,今年又是你來呀,真的太感謝了,你們不來我們守著糧食都沒法安睡。”
“放心吧,胡村長。我們會待到你們把糧食收完,把自己的糧食藏好再走。”齊景辰對老人保證說。
“那就好,那就好。”
老人感激的說著:“我們這裏條件不好,委屈你們了,今年還是同往常一樣,你們住在村民家裏。”
齊景辰答應了。等到把這百餘人分配好住的地方,又派人安排值守換班的人,才各自回去休整。
因為人數眾多,好多人都是擠在一起住。文承遠跟著齊景辰住到了村長家裏。
村長家就住在城門邊上,共有五間房,除了廚房和儲存糧食的房間,還剩餘三間,最大的主臥已經騰出來讓給了齊景辰,還有一間給了五個兵士。就剩下最後一間是村長帶著自己的小孫子一起住。
剛進門文承遠就問齊景辰:“村長家怎麼就兩個人?”
齊景辰說:“村長的老伴幾年前就去了,本來有一兒一女的,大兒子當兵戰死沙場,這家兒媳撇下幼子就跑了。還有一個閨女已經嫁人了。”
文承遠張了張嘴半天沒說出話來。
好像從來到邊關起,自己見到的人都有親人在戰場上犧牲的。有的甚至沒有留下血脈。
想到自己的舅舅也是如此。不禁對於邊關又有了更深的認識。
這些人早就見識了戰爭的殘酷,他們的父兄沒有了,也沒有退縮,依舊還是選擇從軍,繼續流血犧牲。
“軍功就那麼重要嗎?”
文承遠低喃出聲。
齊景辰聽到,鋪床的手頓住了。
隨後又道:“不是。你知道,現在的鎮北軍中,大部分都是都是雍城人,或者是雍城周邊的,他們從軍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親人,隻有從京城或富庶地方來的才是來掙軍功的。”
文承遠又問:“那為什麼?家裏已經有流血犧牲的人了,又為什麼不保全血脈,非要來當兵呢。”
齊景辰說:“因為我們都要想呀守護的東西吧。”
文承遠不再說話,坐在床上深思。
齊景辰看了他一眼沒有打擾,他知道有些事情隻有他親身經曆才能真正明白,邊關的人到底是為什麼。